fddlte干扰与定位浅析.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FDD-LTE干扰与定位浅析
概述
FDD-LTE系统采用同频组网方式,是一个噪声敏感系统。某运营商开始规模建设LTE-FDD试验网初期,由于采用1750MHz-1770MHz和1850MHz-1870MHz两个未使用过的40MHz频段,该频段内很容易存在来自系统内外的干扰。而FDD-LTE系统内外干扰问题是网络维护优化时必须要考虑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基于以上考虑,研究对该频段可能的干扰情况。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并提出找出干扰源的方法。
关键字 FDD-LTE, 干扰,频段划分, RBW, 扫频。
FDD LTE干扰分类
1.1系统内干扰
FDD-LTE采用同频组网方式,整个系统覆盖范围内的所有小区可以使用相同的频带为本小区内的用户提供服务,因此频谱效率高。但是对各子信道之间的正交性有严格的要求,否则会导致干扰。
1.1.1.?小区内干扰
由于OFDM的各子信道之间是正交的,这种特点决定了小区内干扰可以通过正交性加以克服。如果由于载波频率和相位的偏移等因素造成子信道间的干扰,可以在物理层通过采用先进的无线信号处理算法使这种干扰降到最低。因此,一般认为OFDMA系统中的小区内干扰很小。 1.1.2.? 小区间干扰
LTE系统采用更灵活的频率复用策略,任何一个小区都有可能使用所有的频谱资源,因此小区间的干扰不可避免。对于小区间的同频干扰,可以采用干扰抑制技术,主要包括干扰随机化、干扰消除和干扰协调。干扰随机化和干扰消除是一种被动的干扰抑制技术,对网络的载干比并无影响。
1.2系统间干扰
目前FDD-LTE可是使用的频率包括1.8GHz(1755-1785MHz/1850-1880MHz) 和2.1GHz(1955-1980MHz/2145-2170MHz)频段。目前某运营商使用的是1.8GHz( 1755-1785MHz/1850-1880MHz)频段。系统间干扰又包括:
1、邻频干扰:如果不同的系统工作在相邻的频率,由于发射机的邻道泄漏和接收机邻道选择性的性能的限制,就会发生邻道干扰。
2、杂散辐射:由于发射机中的功放、混频器和滤波器等器件的非线性,会在工作频带以外很宽的范围内产生辐射信号分量,?包括热噪声、谐波、寄生辐射、频率转换产物和互调产物等。当这些发射机产生的干扰信号落在被干扰系统接收机的工作带内时,抬高了接收机的噪底,从而减低了收灵敏度。
3、互调干扰:主要是由接收机的非线性引起的,后果也是抬高底噪,降低接收灵敏度。种类包括多干扰源形成的互调、发射分量与干扰源形成的互调和交调干扰。
4、阻塞干扰:阻塞干扰并不是落在被干扰系统接收带内的,但由于干扰信号过强,超出了接收机的线性范围,导致接收机饱和而无法工作。为了防止接收机过载,收信号的功率一定要低于它的1dB压缩点。
频谱干扰分析
2.1 LTE频段理论底噪
RBW(ResolutionBandwidth)扫频仪频率分辨率,代表两个不同频率的信号能够被清楚的分辨出来的最低频宽差异
NFrev(NoiseFactor)为扫频仪接收噪声系数,决定扫频仪接收机灵敏度
底部噪声=-174+10*log(RBW)+NFrev
测试过程中,设置以下参数:
RBW取值为30KHz,NFrev根据扫频仪厂家提供为6dB(Tektronix扫频仪灵敏度),得到本次测试的底部噪声为-123dBm。
2.2 LTE频谱干扰分析
对1750MHz-1770MHz和1850MHz-1870MHz的频段进行可能的干扰分析:
1750MHz-1770MHz频段
1、该频段被非法占用
2、阻塞干扰:DCS1800(上行频段1710MHz-1755MHz)
3、杂散干扰:DCS1800(上行频段1710MHz-1755MHz)
4、互调干扰:
a) DCS1800(上行频段1710MHz-1755MHz,下行1805MHz-1850MHz)
b) GSM900/E-GSM(上行频段889MHz-909MHz)
c) CDMA下行频段(下行频段870MHz-880MHz)
5、二次谐波:
a) GSM900/E-GSM(上行频段889MHz-909MHz使用)
b) CDMA下行频段(870MHz-880MHz)
1850MHz-1870MHz频段
1、该频段被非法占用
2、阻塞干扰:
a) DCS1800(下行频段1805MHz-1850MHz)
b) F频段(1880MHz-1920MHz)
3、杂散干扰:
a) DCS1800(下行频段1805MHz-1850MHz)
b) F频段(1880MHz-1920MHz)
4、互调干扰:
a) GSM900/E-GSM(下行频段934MHz-954MHz)
b) DCS1800(上行频段1710MHz-1755MHz,下行1805MHz-1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