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pdf

发布:2025-01-28约8.51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测

九年级语文科试卷

说明:1.全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上。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作答,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

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3.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积累运用(23分)

1.默写古诗文。(共10分。答对一句得1分,满分不超过10分)

⑴露从今夜白,□□□□□。(杜甫《月夜忆舍弟》)

⑵□□□□□□□,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⑶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⑷醉翁之意不在酒,□□□□□□□。□□□□,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欧阳修《醉翁

亭记》)

⑸人不寐,□□□□□□□。(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用典”是诗词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它能让诗词言简意赅,含义隽永。如李白《行路

难(其一)》中“闲来垂钓碧溪上,⑹□□□□□□□。”一句借用典故表达了诗人渴望

回到朝廷,实现政治理想的抱负;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⑺□□□□□□

□,□□□□□□□。”一句借典故表达了诗人对物是人非的感慨;苏轼《江城子·密州

出猎》中的“为报倾城随太守,⑻□□□,□□□。”以孙权自喻,显出词人的“狂”劲

和豪兴。

2-4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分)

大型民族舞剧《醒·狮》以广东醒狮和南粤非遗项目为元素,充分展示了岭南文化及湾

区精神,倍受zànyù()。在舞剧之中,醒狮与南拳、狮鼓、木鱼歌等元素相互配合,

彼此烘托,xiāngdéyìzhāng(),生动地勾勒出岭南文化的丰富画卷。

醒狮原名为“瑞狮”,直到鸦片战争的战火蔓延到南方,因为“瑞”字方言谐音“睡”,具有

民族忧患意识的佛山人便将其改为醒狮,其寓意为醒狮醒国魂,鼓安社稷,以期唤醒国

民反抗压迫的意识。自此之后,无数仁人志士qiánpūhòujì(),为了民族的独立与尊

严而英勇奋战,醒狮也成为了凝聚民族精神力量的重要象征。

如今,醒狮不仅是、,而且是深入岭南人骨髓的。随着越

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使醒狮文化越来越焕发出青春活力。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3分)

⑴zànyù()⑵xiāngdéyìzhāng()⑶qiánpūhòujì()

3.(2)

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分

A.一种表演一种艺术一种文化B.一种艺术一种表演一种文化

C.一种表演一种文化一种艺术D.一种艺术一种文化一种表演

4.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通过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使醒狮文化越来越焕发出青春活力。

B.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使醒狮文化越来越散发出青春活力。

C.随着年轻人越来越多的加入,醒狮文化越来越散发出青春活力。

D.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醒狮文化越来越焕发出青春活力。

班级开展“自强不息”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5-7题。(6分)

5.【设计活动】(2分)

大家正在讨论活动设计,已经设计好两项,请仿照示例再设计两项活动。

活动一:自强名言我来读活动二:自强人物我来找

活动三:活动四:

6.【感悟内涵】(2分)

小云在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