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环境,激发兴趣——班级管理之我见.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改变环境,激发兴趣——班级管理之我见
新学期又开始了,孩子们欢呼雀跃第来到了曾熟悉的班级,见到了许久不见面的朋友,课堂上都忍不住要聊上几句,课后更是叽叽喳喳的说个没完,显然还沉浸在欢乐的假期里,能理解孩子们的心情,所以刚开学的两天我并没有压抑这种情况,并且我也融入了孩子们愉悦的讨论中,分享他们新年里快乐的回忆,分享他们成长的快乐,但在心里,我已经早有了另一个打算,那就是把已经摸透了性格的孩子来一个重新塑造,使用他们喜欢的方式、乐意接受的方式来一个全方位的打造,让小班的孩子在习惯、性格、兴趣方面有所改变,有所收货。
打造方法之一:改变环境,激发兴趣。
问题是老的,方法是新的。我们要给孩子一个全新的活动室,这是利用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来设计的,颜色鲜艳、物品摆放有变化才会吸引孩子。所以我们在开学初就在班级的主题墙、作品展示区和区域活动里的材料进行撤换,还给孩子重新摆放了位置,新鲜感会让孩子重新不自觉的自愿的投入到正常的教学活动中。我们把活动室分成了两块,利用活动室本身宽敞的优势,前面部分主要是游戏、上课区域,后面部分摆放了桌椅,主要是享用餐点、拼搭积木等操作活动的区域,这样一来,孩子们的活动场地更大了,各个活动也更有序了。
打造方法二:把握点滴行为,塑造良好习惯。
其次是一日生活各个环节的常规训练。我们在喝水区黏贴了小圆点,让孩子在喝水时有意识的去占着圆点排队,踩圆点多好玩呀,孩子们争相去踩,队伍整齐了,速度也快了,而且在规定的地方等候,不会再出现拥挤的现象了;吃餐点时,我们发挥孩子的自主能力,选出每个桌子的小老师,明确小老师的责任,让孩子参与进自我服务的行列中,要求吃完后把盘子放桌子中间叠好,等到大家都吃完了就由小老师放回卫生间,孩子们很高兴,都想当一回小老师,我自然是有要求的,那就是行为得符合班内的常规,孩子们就会不自觉的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了。
打造方法三:教育融入游戏,提高各方面能力。
比如上个学期我班的孩子计算能力基础不好,于是我就利用午餐后的时间,和孩子们一起玩积木的过程中,让他们数数我给他们几个玩具,看看是什么颜色的,收玩具的时候,要求交几个玩具,而且是一个一个轮流来交,我就很清楚哪几个孩子对数字不敏感,在下次游戏时就重点辅导。玩具本身就很吸引幼儿,所以在一遍遍的数数过程中,孩子不厌其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比如我们班的孩子乐感不好,唱歌方法不对,要么就是很响,要么就很轻,我们就选择故事《唱歌比赛》导入,让故事中的角色来教育幼儿如何用正确的声音来演唱,然后我们在每周的周二下午安排一个音乐游戏或者是唱歌活动,让孩子在有趣又简单乐曲中大胆的用身体动作表现自己,培养孩子的乐感,乐感有了,唱歌的技巧会了,孩子们学唱的积极性也就有了,现在我们在开展音乐活动时,就得心应手多了。这个学期我们把重点放在语言的表达能力上,可以把一些生活用词和文学作品中优美的短句穿插在游戏里,比如“亲亲热热在一起”这个词,结合主题活动设计“敲门”的游戏,让孩子扮演爸爸妈妈和宝宝在一起的情景,体验并学说这个词语;多设计这样的语言游戏,我相信孩子们的表达能力肯定会上去的很快。
优秀孩子培养感悟
优秀孩子培养感悟
一 开篇碎语
这篇育儿经验点滴,是应几位同事朋友的要求所作的,他们认为我在育儿方面有点成绩,希望我写点经验和感悟,供他们参考借鉴。我认为也可作笑料。
其实,我十分愿意把我的育儿经验告诉别人,因为我是教育管理工作者,也经常与别人谈起对青少年教育的看法,谈起自己教育孩子所走过的路。我在这里不是想夸耀我女儿最终考上了北大,而是想表明:通过一定的、正确的教育方法,可以把孩子培养成品行更好,素养更高的人。这也是别人对我培养孩子最感兴趣的地方,也是我引以为骄傲的地方。
但我也发现,我并不比别人高明,有很多同事朋友的教育方法或许更好。毕竟他们大多是文化人,学士、硕士、博士,一个赛一个。更何况像样的育儿经,哪里找不到几十上百。所以我想说,我所写的,只是用我走过的路来证明各位同事朋友您现在做法的正确性,以增强您按现代教育理念和育儿方法继续做下去的信心,更大胆地走自己的路。
另外,我非常同意老子所说的,“道可道,非常道”的道理。别人的经验和方法可以借鉴,但每个孩子各有特点,教育还得因材施教。狼爸有狼爸的狼招儿,虎妈有虎妈的虎法;据说朗朗学钢琴成功,是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合力的结果;我教育孩子又有我教育的特点。当然,育儿还是有大道理可循的,即教育规律。如果违背教育规律去育儿,本末倒置,可能会适得其反。我现在比较自豪的,是我孩子品学兼优,没有怪脾气,没有让人讨厌的个性,受到相处过的各类人士的欢迎,真正是一个合格的现代公民。
这些年我较忧心的,是现在整个教育空气过于浮躁。有人说,我们的学校教育已变成“机器生产”,过去“传道,授业,解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