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及其配套的推广方案阐述 .pdf
新垃®支术翊境案阐述
摘要:伴随着大豆和玉米的农业生产方法持续进步,为提高农作物的品质并现产量增长,带状混合耕种观念已
开始被纳入大豆与玉米的农业管理中,相应的宣传活动也正在有序推进。所以很多农业专家和农业种植者对大豆-玉米的
带状混合耕种方式产生了普遍兴趣,大量的理论研究和际操作都在积极展开。鉴于此,我们对其进行了深度解析,详
细阐述了徐州地区大豆-玉米的带状混合耕种方式及其配套的技术推广方案,以便提供借鉴。
关键词: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技术推广
近年来,我国各地都广泛开展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活动,相关的种植技术也逐渐提升。然而,根据际调
查结果,许多地区在使用大豆-玉米的复合种植技术时还存在不足。
1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原理
玉米和大豆间作套种的方法,也叫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带状复合种植是指2行玉米、2-4行大豆进行田间种
植,能够起到不遮蔽光线,满足两种作物的需要。带状复合种植,是在传统间作、套种基础上创新发展而来的作物间和
谐共生的一季双收两种作物的种植模式。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改单一作物种植为高低作物搭配间作、改等行种植为大小垄种植,充分发挥边行优势,
现玉米产量基本不减、增收一季大豆,是传统间套种技术的创新发展。该模式集成了品种搭配、扩行缩株、营养调控、
减量施肥、绿色防控、封闭除草、机播机收等关键技术,集高效轮作、绿色增收、提质增效三位一体,现了基础理论
研究、应用技术(机具)和示范推广的有机结合,为扩大大豆种植、提高大豆产能开辟了新的技术路径。
2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应用价值
2.1提升经济效益
在大豆和玉米的种植中,采用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相比于传统种植技术,可以有效增加作物产量,提高农户的经济
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同时,采用大豆和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还能够增加农民就业机会,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
促进经济发展。
2.2促进生态环保
施大豆玉米混合耕作方法可以科学地调整和分配各种自然资源,如土地、水源等等,以充分发挥作物之间的互
补作用,从而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并推动其持续性的增长。同时,这种方式也有助于增加土壤养分,降低使用农药与化
肥的比例,进而减小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进一步强化了生态保护的效果。
2.3增强抗灾能力
施大豆与玉米间的混合栽培方式可以增强生态环境的丰富度并提高其抵御灾害的能力。比如,在大豆和玉米生
长过程中,玉米的高秆特性可以在夏天等高温季节为大豆提供一定的荫蔽作用,从而减少了大豆因过度暴露而导致的疾
病风险。同时,大豆播种后的根系能有效地固定空气中的氮元素,进而改善土地质量,以满足玉米所需营养的需求,进
一步减少玉米发生病虫害的风险[1]。
3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
3.1播种技术
3.1.1选择种植地
在种植前,必须要对大豆和玉米的种子进行精心挑选,要根据种植地的地貌、日照、水资源、天气状况和土壤特
性来做出合理的选择。
3.1.2选种
大豆尽量选择高产、耐荫、抗倒伏品种。玉米选择植株高度260cm左右的紧凑型、半紧凑型、耐密植抗倒伏的高
产品种。具体品种应结合项目需求、生产际和群众意愿综合确定。
3.1.3种子处理
种子选好后需要进行种子处理,剔除病斑粒、虫食粒、瘪粒,晒种1-2天;根据大豆、玉米的土传病害和苗期病
虫害发生情况,选择适宜的药剂拌种。
3.1.4播种
在3月下旬至5月上旬,以当地气温稳定在12°C以上达10天后播种。可以利用机械设备如大型农用机器能有效
提升播种工作的速度和精度。新型播种机可以根据设定好的间距,同时播种大豆和玉米。田间配置原则,扩大宽行行距
为大豆增加光照,缩小玉米株距确保玉米密度与净作密度相当。徐州地区田间配置主推“2+4”等模式,艮|3:以2行玉米
间作2-4行大豆为一个完整带,玉米宽窄行种植,窄行为2行玉米,宽行内间种2-4行大豆。
3.2施肥技术
施肥时,种植者需要依据作物特性,比如根部构造来决定适宜的肥料使用量。由于玉米在生长过程中所需营养物
质较多,它能从土壤里吸取各种元素,因此适当地增大用量是合理的。而作为直根类的大豆,其根部有固氮功能,所以
适当降低施肥数量也是必要的。
3.2.1大豆施肥
原则是大豆带施足基肥即可,不建议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