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第二轮复习——专题五化学与社会发展资料.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年 级 九年级 学 科 化学 版 本 山东教育版 内容标题 中考第二轮复习——专题五 化学与社会发展 编稿老师 张传峰
【本讲教育信息】
一、教学内容:
中考第二轮复习——专题五 化学与社会发展
二、学习目标
1. 认识燃料完全燃烧的重要性,了解使用氢气、天然气、液化石油气、酒精、汽油和煤等燃料对环境的影响,会选择对环境污染较小的燃料。认识燃烧、缓慢氧化和爆炸的条件及防范爆炸的措施。
2. 知道化石燃料是人类社会重要的自然资源,了解化石燃料综合利用和新能源的开发。
3. 知道常见的合成纤维、塑料、合成橡胶及其应用。了解使用合成材料对人和环境的影响。认识新材料的开发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4. 了解某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了解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的有机物。知道些物质有损人体健康。
5. 认识“三废” 处理的必要性以及处理的一般原则;了解典型的大气、水、土壤污染物的来源及危害。认识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初步形成正确、合理地使用化学物质的意识,认识化学在环境监测与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三、全面突破
知识专题(一):化学与能源资源的利用
(一)燃料的燃烧
1. 化石燃料:煤、石油和天然气(不再生的能源)
(1)煤(主要成分是碳)的综合利用:煤的气化、煤的焦化、煤的液化
(2)石油(主要成分是碳、氢)的炼制:石油的蒸馏
(3)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
2. 新燃料及能源
3. 燃料的燃烧
(1)充分燃烧:氧气充足时,可燃物进行充分燃烧,放热多,节约燃料,物质中的碳元素燃烧产生无毒的二氧化碳(2)不充分燃烧:氧气不充足时,可燃物进行不充分燃烧,产生的热量减少,浪费资源,物质中的碳元素燃烧产生炭黑和一氧化碳(3)促进燃烧的方法:
①增大氧气的浓度
②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4. 部分燃料对空气的影响
(二)燃烧与灭火
1. 燃烧:通常所说的燃烧是指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剧烈的发光、发热的氧化反应2. 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方法:
1)物质具有可燃性隔离或移走可燃物
(2)与氧气充分接触隔绝氧气(或空气)
3)温度达到着火点使物质降温到着火点以下
(同时满足) (满足一个即可)
3. 自燃:由缓慢氧化引起的自发燃烧。
4. 爆炸:可燃气体或易燃物的粉尘空气中的含量达到爆炸极限时,遇到明火就会剧烈燃烧,导致有限空间里的气体体积急剧膨胀,从而引起爆炸。
5. 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认识):
【典型例题】
例1. 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能源。当今社会,人类利用的能源主要来自化石燃料。
(1)用来驱动汽车、飞机和轮船的燃料主要是从石油中根据不同沸点范围分馏出来的汽油、航空煤油、柴油等,石油分馏的过程属于__________变化。化石燃料中主要含有碳、氢元素,完全燃烧的产物是_________,还含有硫、氮等元素,燃烧时会转化为_________。
(2)西气东输将改变我市居民的气体燃料结构。下表是几种气体燃料的价格和热值:
综合考虑,你将选用哪种燃料?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属于化石燃料及其利用的综合考查。石油的分馏过程中没有产生新物质,是物理变化;化石燃料燃烧后的产物可结合质量守恒定律进行确定;选择燃料时,要从价格、放热的多少、对环境是否有污染等方面综合考虑。
答案:(1)物理 CO2和H2O 硫的氧化物和氮的氧化物
(2)天然气 热值高,价格相对较低,对环境的污染较小
例2. “西气东输”工程输送的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而又较洁净的气体化石燃料——天然气。请你回答:
(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2008年8月18日9时40分,辽宁沈阳市法库县柏家沟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造成二十多人遇难。瓦斯的主要成分与天然气相同,写出瓦斯爆炸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3)另据报道,在我国南海、东海海底发现巨大的“可燃冰”带,可燃冰(CH4·nH2O)是由天然气和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冰态物。若将天然气从其冰态物中分离出来,有两种方法:
①在一定温度下,______________使气体从冰态物中分离出来;
②在一定压强下,______________使气体从冰态物中分离出来。
(4)化石燃料等不可再生能源将日趋枯竭,我们在使用能源时应树立“一要节约能源,二要进一步开发、利用新能源”的观点。
①下列各图中表示我国节能标志的是( )
②有待继续开发、利用的能源有(至少写两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出一个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例子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