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激光与半导体光源 激光的原理、特性和应用 发光二极管与半.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章 激光与半导体光源 激光的原理、特性和应用 发光二极管与半导体激光器 §2-1 激光的工作原理 一、光的发射与光的吸收 当原子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将两能级之 差部分以光子形式发射出去,称光的发射; 当原子从低能级向高能级跃迁时,将吸收两能 级之差部分的光子能量,称光的吸收。 光的发射和吸收过程满足相同的规律:两能级 之差决定发射和吸收光子的频率 光发射的三种跃迁过程 1 自发辐射:处在高能级的原子以一定的几率自发的向低 能级跃迁,同时发出一个光子的过程,a)图; 2 受激辐射过程:在满足两能级之差的外来光子的激励下, 处在高能级的原子以一定的几率自发向低能级跃迁,同时 发出另一个与外来光子频率相同的光子,b)图; 两种辐射过程特点的比较: 自发辐射过程是随机的,发出一串串光波的相位、传播 方向、偏振态都彼此无关,辐射的光波为非相干光; 受激辐射的光波,其频率、相位、偏振状态、传播方向 均与外来的光波相同, 辐射的光波是相干光。 3 受激吸收过程:在满足两能级之差的外来光子的 激励下,处在低能级的原子向高能级跃迁,c)图 受激辐射与受激吸收过程同时存在:实际物质 原子数很多,处在各个能级上的原子都有,在满足 两能级能量之差的外来光子激励时,两能级间的受 激辐射和受激吸收过程同时存在。当吸收过程占优 势时,光强减弱;当受激辐射占优势时,光强增强。 二、粒子数反转与光放大 当一束频率为 的光通过具有能级E1和E2(假定E2 E1)的介质时,将同时发生受激辐射和受激吸收过 程,在dt时间内,单位体积内受激吸收的光子数为 dN12,受激辐射的光子数为dN21 ,设两能级上的原 子数为N1、 N2(正常情况下N2 N1),有 dN21/ dN12 =B N2/ N1, 比例系数B与能级有关。 1、 N2/ N11时,高能级E2上原子数少于低能级E1 上原子数(称正常分布),有dN21 dN12,表明光 经介质传播的过 程中受激辐射的光子数少于受激 吸收的光子数,宏观效果表现为光被吸收。 2、N2/ N11时,高能级E2上原子数大于低能级E1 上原子数,称粒子数反转分布,有dN21 dN12,表 明光经介质传播的过程中受激辐射的光子数大于受 激吸收的光子数,宏观效果表现为光被放大,或称 光增益。能引起粒子数反转分布的介质称为激活介 质或增益介质。实现粒子数反转分布是产生激光的 必要条件。 设增益介质的增益系数为G,在此介质z处的光强 为I(z),经dz距离后光强改变dI,则dI=GIdz ,积分得 I0为z=0处的光强 三、激光的工作原理 1、光学谐振腔 作用:对入射光的频率、方向选择,产生极好的 方向性和单色性、高亮度的激光束。 光学谐振腔是产生激光的必要装置之一。 结构:由两个反射镜和增益介质组成,这两个反 射镜可以是凸面镜、凹面镜或平面镜,下图 稳定腔:近轴光线在谐振腔内部多次来回反射 时,光线离轴的高度不会无限增大,称此 腔为稳定腔。 问题:什么结构的谐振腔才是稳定腔? 稳定条件:两镜的距离(称腔长)为L,曲率半径 为R1、R2,光学谐振腔的稳定条件为 不满足上条件的腔称非稳定腔。非稳定腔 光线逸出的多,又称高损耗谐振腔。 R1=R2的稳定腔称对称腔。 2、激光产生的阈值条件 光在谐振腔中的工作物质里传播时,会存在各种损耗, 只有当光在腔内来回一次所得到的增益大于或等于各种损 耗之和时,才可能形成激光输出。 如图,设AB反射镜的反射系数为r1、r2,在A镜面处光 强为I0,在增益介质中传播L距离到达B镜面,光强为 G为增益系数。经B镜反射后,光强减小为 ,此光强 的光又经过L距离返回到A镜,光强变为 ,经A镜反射 后光强变为 。这样经过一个来回,光线能继续增强 传播必须满足 ,称 为形成激光必 须满足的阈值条件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