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9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ppt

发布:2019-05-27约5.37千字共7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某降血脂药物的疗效 1.分类变量的随机效应模型 由DerSimonian和Laird在1986年提出,简称D-L法 假设各研究估计的效应不尽相同的情况下,考虑了各研究间的变异,并以研究内及研究间方差之和的倒数为权重。 随机效应模型 random effect model 1. 提出问题; 2. 文献的检索、筛选和评价; 3. 收集必要的数据信息,并对单个研究汇总描述; 4. 对效应量综合分析与评价; 5. 进行异质性检验; 6.合并效应量估计; 7. 敏感性分析。 Meta-分析的步骤 敏感性分析: Sensitivity analysis:指在排除结果异常的研究后,重新进行Meta分析的结果与未排除前的结果进行比较,以探讨该研究对合并效应量的影响程度及结果可靠性。 若敏感性分析: 未从实质上改变结果:说明结果较为可信 若引起结果改变:解释结果和下结论时应非常慎重,提示有潜在的重要因素影响干预措施结果,需明确争议的来源。 系统综述的步骤: 1. 提出问题,制定系统评价计划书 2. 检索、选择文献 3. 评价文献质量 4. 收集数据 5. 分析资料和报告结果 6. 解释系统评价的结果 7.更新系统综述 系统评价的论证强度 推广应用性 对干预措施的利弊和费用进行卫生经济学分析 对医疗和研究的意义 发表偏倚的分析 解释系统评价的结果 倒漏斗图的原理: 小样本研究获得的效应值变异较大,散在、宽广地分布于图形的底部 大样本研究获得的效应值的分布随着样本量的增加而逐渐变窄 在无发表偏倚的情况下,该图形呈对称的倒漏斗状 倒漏斗图形(funnel plot) X轴:效应量 y轴:样本含量(效应方差的倒数) 系统综述的步骤: 1. 提出问题,制定系统评价计划书 2. 检索、选择文献 3. 评价文献质量 4. 收集数据 5. 分析资料和报告结果 6. 解释系统评价的结果 7. 对系统综述进行评价和更新 为什么要进行系统评价的评价? 一篇系统评价或Meta分析,并不表示其结论的绝对真实、可靠。 有人对86篇有关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仅28%合格。 评价系统评价的基本原则 真实性 1.检索和评价证据的方法 2.所选证据的级别 3. 不同研究的结果是否一致 临床意义 1.临床疗效的大小 2.临床疗效的精确性 临床适用性 第四节 系统评价的应用 临床医疗的需要 科研工作的需要 反应学科新动态 医学教育的需要 卫生决策的需要 本章重点: 什么是系统评价? 系统综述和传统综述的区别? 系统评价的步骤? 什么是meta分析? 什么是异质性检验?异质性的来源有哪些? 合并效应量的模型有哪两种?如何应用? 什么是发表偏倚?如何控制发表性偏倚? 什么是系统评价的评价? * * * * * * (i)简明地表达问题 将临床问题翻译成结构式的问题,并确定关键概念 仍以茶碱的系统评价为例 Population Intervention Comparison Outcome 儿童 茶碱 Standard RCT or placebo 哮喘 (ii) 确定检索的术语 应用 “文字” : 同义词 e.g. Theophylline(theophyllinum;theopylline;TP;unifyl) 拼写 e.g. 胎儿--fetal (foetal) 大麻--marijuana or marihuana 限定所需要的研究类型 e.g.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对 Cochrane systematic reviews use the Cochrane highly sensitive search strategy for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s in MEDLINE 参考文献的管理 可应用专用软件 e.g. ProCite, EndNote, IdeaList, Reference Manager 系统综述的步骤: 1. 提出问题,制定系统评价计划书 2. 检索、选择文献 3. 评价文献质量 4. 收集数据 5. 分析资料和报告结果 6. 解释系统评价的结果 7.更新系统综述 (1)文献质量的评价包括三个方面 内在真实性:各种偏倚存在的情况 选择偏倚、实施偏倚、随访偏倚、测量偏倚 外在真实性:重复性,可推广性 影响结果解释的因素: 治疗试验中药物的剂型、剂量、用药途径和疗程等。 (2)文献质量的评价方法 1. 清单或一览表(checklist) 2. 量表评分(scale) 3. 评价者本人或评价小组,采取一篇文章由多人或盲法选择和评价,对存在的意见分歧通过共同讨论或请第三人的方法解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