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概要1.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2章 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 2.4 OSI与TCP/IP的比较 2.4.2 对TCP/IP参考模型的评价 TCP/IP参考模型在服务、接口与协议的区别上不很清楚。按照软件工程的思想,一个好的软件系统设计应该将功能与实现方法区分开,TCP/IP参考模型恰恰没有做到这点。 TCP/IP参考模型的主机—网络层本身并不是实际的一层,它定义了网络层与数据链路层的接口。物理层与数据链路层的划分是必要和合理的,一个好的参考模型应该将它们区分开,而TCP/IP参考模型恰恰也没有做到这点。 第2章 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 2.5 标准化组织与管理机构 2.5.1 网络协议标准化组织 国际电信联盟(ITU) 负责电信方面国与国之间的互连标准 电子工业协会(EIA) 电子行业标准: RS-232,EIA-568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OSI 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 IEEE802 第2章 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 2.5 标准化组织与管理机构 2.5.2 Internet协议标准与RFC文档 任何研究人员都可以提交RFC文档。 Internet标准的制定需要经过四个阶段: 草案、建议标准、草案标准、标准。 RFC文档有3种形式: 实验性文档、信息性文档与历史性文档。 一种网络协议可能会出现很多相关的RFC文档。 在中可免费获得 第2章 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 2.5 标准化组织与管理机构 RFC文档:标准的文件 第2章 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 2.5 标准化组织与管理机构 2.5.3 Internet管理机构 独立的机构管理,不属于任何企业或政府 非赢利的,自下而上的结构 开放与公平原则 第2章 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 2.5 标准化组织与管理机构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 Internet协议(ISOC) Internet体系结构委员会(IAB) Internet工程任务组(IETF)和工程指导组(IESG) Internet研究任务组(IRTF) Internet网络信息中心(InterNIC) 域名 Internet赋号管理局(IANA) IP地址与MAC地址 第2章 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 2.6 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参考模型 综合 OSI 和 TCP/IP 的优点,形成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 。 数据链路层 5 应用层 4 运输层 3 网络层 2 数据链路层 1 物理层 :为用户的应用进程提供服务 :两主机中进程之间的通信服务 :为分组交换网上的主机提供通信服务 :两个相邻结点间的数据帧的传输 :透明的比特流的传输 第2章 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 主机间数据传送过程演示 5 4 3 2 1 5 4 3 2 1 主机 1 AP2 AP1 主机 2 应 用 程 序 数 据 应用层首部 H5 10100110100101 比 特 流 110101110101 应 用 程 序 数 据 H5 应 用 程 序 数 据 H4 H5 应 用 程 序 数 据 H3 H4 H5 应 用 程 序 数 据 H4 运输层首部 H3 网络层首部 H2 链路层 首部 T2 物理传输媒体 PDU 报文 分组 帧 bit 注意观察协议封装过程 文档,邮件,QQ,电影等 第2章 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 主机间数据传送过程演示 5 4 3 2 1 5 4 3 2 1 主机 1 AP2 AP1 主机 2 10100110100101 比 特 流 110101110101 计算机 2 的物理层收到比特流后 交给数据链路层 H2 T2 H3 H4 H5 应 用 程 序 数 据 注意观察数据拆封过程 第2章 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 H3 H4 H5 应 用 程 序 数 据 主机间数据传送过程演示 5 4 3 2 1 5 4 3 2 1 主机 1 AP2 AP1 主机 2 数据链路层剥去帧首部和帧尾部后 把帧的数据部分交给网络层 H2 T2 H3 H4 H5 应 用 程 序 数 据 第2章 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 H4 H5 应 用 程 序 数 据 H3 H4 H5 应 用 程 序 数 据 主机间数据传送过程演示 5 4 3 2 1 5 4 3 2 1 主机 1 AP2 AP1 主机 2 网络层剥去分组首部后 把分组的数据部分交给运输层 第2章 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 H5 应 用 程 序 数 据 H4 H5 应 用 程 序 数 据 主机间数据传送过程演示 5 4 3 2 1 5 4 3 2 1 主机 1 AP2 AP1 主机 2 运输层剥去报文首部后 把报文的数据部分交给应用层 第2章 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 应 用 程 序 数 据 H5 应 用 程 序 数 据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