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项目二 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ppt

发布:2016-11-19约3.46千字共2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项目二 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 任务一 了解 OSI模型 任务二 认识 TCP/IP协议 思考与练习 任务一 了解 OSI模型 【任务描述】 1)掌握 OSI/RM 的层次结构; 2)描述数据在源设备和目标设备之间的传送过程。 【任务实施】 一、认识网络协议 HTTP 网络中的计算机如果需要通信,就需要使用各式各样的协议。例如浏览网页时,会看到IE 的地址栏中为 “http: ///” , 这里所使用的就是超文本传送协议 (HTTP协议) ,如图 2?1?1所示。 下一页 返回 任务一 了解 OSI模型 二、认识网络协议 FTP 网络上计算机之间进行文件传输时,一般使用文件传输协议(FTP 协议) ,如图 2?1?2所示,地址栏中为“ftp://61/” ,这里所使用的就是 FTP协议。 三、认识网络协议 RTSP 用 Windows Media Player在线看一段视频,如图 2?1?3 所示。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任务一 了解 OSI模型 【理论知识】 一、认识网络体系 Network Architecture 二、认识 OSI/RM的目标 三、了解 OSI/RM的结构 OSI/RM 是按照层的结构来规划网络的,其结构如图 2?1?5所示。 四、认识 OSI参考模型各层的作用 各对应层均有不同的协议内容,这些协议的集合,就是 OSI 协议集。 1. 物理层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任务一 了解 OSI模型 2. 数据链路层 3. 网络层 4. 传输层 5. 会话层 6. 表示层 7. 应用层 五、数据在网络中传输的过程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任务一 了解 OSI模型 六、OSI/RM的主要缺点 OSI/RM 并不是一个非常完美的网络体系,在 OSI 参考模型中会话层和表示层几乎是空的,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包含内容太多,有很多的子层插入,每个子层都有不同的功能。OSI模型以及相应的服务定义和协议都极其复杂,很难实现。有些功能,例如编址、流控制和差错控制,都会在每一层重复出现,这必然降低系统的效率。 上一页 返回 任务二 认识 TCP/IP协议 【任务描述】 了解了 OSI 参考模型之后,知道通过特定的网络体系,计算机之间就可以正常通信了,无论机器的新旧和网络的大小,但是又可以知道,OSI 参考模型还只是一个参考框架,并没有完全被人们广泛应用,那么现实生活中所使用的是什么网络体系呢?它能保证计算机之间的正常通信吗? 如今,TCP/IP 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中使用最为广泛的协议,学习本任务可以了解网络体系在现实网络中的应用,同时学习 TCP/IP 协议,可以理解网络协议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应用。 下一页 返回 任务二 认识 TCP/IP协议 【任务实施】 一、测试 TCP/IP协议 1)单击“开始”/“运行”命令,在弹出的 “运行”对话框中输入 cmd 并按回车键,如图2?2?1 所示。 2)在弹出的命令提示符窗口中,首先检查 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DNS 服务器地址是否正确,输入命令ipconfig /all,并按回车键,如图 2?2?2所示。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任务二 认识 TCP/IP协议 3)输入ping ,观察网卡是否能转发数据,如果出现“Request timed out” ,则表明配置差错或网络有问题,如图 2?2?3 所示。 4)Ping 一个互联网地址,如 ping 8,看是否有数据包传回,以验证与互联网的连接性。 5)Ping 一个局域网地址,观查与它的连通性。 6)用 nslookup 测试 DNS 解析是否正确,如输入 nslookup ,查看是否能解析,如图 2?2?4 所示。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任务二 认识 TCP/IP协议 如果计算机通过了全部测试,则说明网络正常,否则网络可能有不同程度的问题。此处不展开详述。不过,要注意,在使用 ping 命令时,有些主机设置丢弃 ICMP数据包,会造成ping 命令无法正常返回数据包,不妨换个网站试试。 【理论知识】 一、TCP/IP协议简介 二、TCP/IP的作用 TCP/IP 是供已连接因特网的计算机进行通信的通信协议。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任务二 认识 TCP/IP协议 TCP/IP 指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 Internet Protocol) 。 TCP/IP 定义了电子设备(比如计算机)如何连入因特网,以及数据如何在它们之间传输的标准。 三、TCP/IP通信协议的体系结构 TCP/IP 整体构架见表 2?2?1。 四、TCP/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