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冠心病的治疗原则.pdf

发布:2024-09-12约1.46万字共1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冠心病的治疗原则--第1页

最新资料整理推荐

冠心病药物治疗的原则与案例分析

李倩

近年来冠心病发病在我国呈上升趋势,已成为危害我国人民健康

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冠心病的治疗中,用药品种繁多,联合用药普遍。

我们将首先介绍冠心病临床药物治疗的有关原则及注意事项,然后结

合几个案例分析该类药物在临床治疗的特点与注意事项。

第一部分冠心病的药物治疗的有关原则

掌握冠心病的药物治疗,应当首先熟悉其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

诊断要点,其次根据国内外已颁布的心血管疾病治疗原则或指南,并

结合各类临床药物的自身特点(如:作用机制、药效、药代、相互作

用、用法用量、禁忌症和不良反应等)进行科学合理的药物预防与治

疗。

一、冠心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要点与鉴别诊断

冠心病包括:心绞痛、心肌梗死、急性冠脉综合征、缺血性心肌

病等。下面以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为例,简要介绍其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与诊断要点:

1.病因和发病机制

急性冠脉综合征是一大类包含不同临床特征、临床危险性及预后

的临床症候群,它们有共同的病理机制,即冠状动脉硬化斑块破裂、

血栓形成,并导致病变血管不同程度的阻塞。最主要的病因是易损斑

块破裂和糜烂并发血栓形成、血管痉挛及微血管栓塞等多因素作用下

所导致的急性或亚急性心肌供氧减少。

1

冠心病的治疗原则--第1页

冠心病的治疗原则--第2页

最新资料整理推荐

2.分类

根据心电图有无ST段持续性抬高,可将急性冠脉综合征分为ST

段抬高和非ST段抬高两大类,前者主要为ST段抬高心肌梗死(大多

数为Q波心肌梗死,少数为非Q波心肌梗死),后者包括不稳定心绞

痛(UA)和非ST段抬高心梗(NSTEMI)。非ST段抬高心梗大多数为

非Q波心肌梗死,少数为Q波心肌梗死。

3.临床表现:

⑴不稳定心绞痛(UA)有以下临床表现:①静息性心绞痛:心绞

痛发作在休息时,并且持续时间通常在20min以上;②初发心绞痛:

1个月内新发心绞痛,可表现为自发性发作与劳力性发作并存,疼痛

分级在Ⅳ级以上;③恶化劳力型心绞痛:既往有心绞痛病史,近1

个月内心绞痛恶化加重,发作次数频繁、时间延长或痛阈降低(心绞

痛分级至少增加1级,或至少达到III级);④变异性心绞痛也是不

稳定心绞痛的一种,通常是自发性,其特点是一过性ST段抬高,多

数自行缓解,不演变为心肌梗死,但少数可演变成心肌梗死。动脉硬

化斑块导致局部内皮功能紊乱和冠状动脉痉挛是其发病原因,硝酸甘

油和钙离子拮抗剂可以使其缓解。

⑵非ST段抬高心梗(NSTEMI)的临床表现与不稳定心绞痛相似,

但是比不稳定心绞痛更严重,持续时间更长。

4.心电图表现

ST-T动态变化是不稳定心绞痛/非ST段抬高心梗最可靠的心电

图表现。

2

冠心病的治疗原则--第2页

冠心病的治疗原则--第3页

最新资料整理推荐

不稳定心绞痛的静息心电图可出现2个或更多的相邻导联ST段

下移≥0.lmV。静息状态下症状发作时记录到一过性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