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理论课件 第七章 财务报告理论.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7章财务报告理论 7.1 财务报告体系 7.2 基本财务报表 7.3 表外披露 7.4 财务报告的未来 7.1 财务报告体系7.1.1充分披露原则 1、充分披露 充分披露原则(full disclosure Principle),即财务报告原则,指为了达到公允表达企业经济事项所必要的信息均应完整提供,并让用户易于理解,财务报告应揭示所有对用户的理解及决策有用的重要信息。 某项信息被忽略或遗漏将引起用户对财务报告的误解或误导其决策。则该项信息就应予以揭示。 企业既受因政府和法律管制而产生的对外充分提供信息的外在压力,也有因想取信于市场与社会而产生的对外充分提供信息的内在动力,因此企业会被强制或自愿满足充分披露原则要求。 2、限制企业充分披露信息的因素 (1) 保护自身的竞争地位; (2)如果企业提供某项信息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企业也不会主动提供这一信息,除非法律要求如此; (3)会计信息是企业经营者主持下“生产”出来的,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往往也会隐瞒一些信息,或避免披露一些对其不利的信息(即报“喜”不报“忧”)。 存在委托代理关系的前提下,利益冲突总是不可避免,信息也就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对称。 7.1.2财务报告体系 1、财务报告体系 财务报告是企业正式对外披露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的书面文件。 财务报告的内容是沿着下面的路径来发展和丰富的: 账户余额表一资产负债表一收益表一财务状况变动表(资金来源与运用表)一现金流量表一财务报表附注一财务报表以外的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具他财务报告)。 财务报告的发展遵循了充分披露原则,需要用“财务报告体系”才能准确、完整地加以描述。 财务报告体系图7—1表示 2、国务院2000年6月21日颁布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 财务会计报告应当包括: (一)会计报表; (二)会计报表附注; (三)财务情况说明书; 会计报表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及相关附表。 会计报表相当于财务报表;财务情况说明书相当于其他财务报告。 3、财务报表与其他财务报告的界限 (1)财务报表项目确认需遵循会计准则,符合公认会计原则(GAAP);而其他财务报告的资料不必全来自会计系统,也不必符合公认会计原则。 (2)财务报表内项目属于财务信息。报表项目连同金额是文字说明与数字(倾向于金额)描述相结合的整体,缺一不可;而其他财务报告没有这种要求,它可以既有文字说明和数字描述。也可以只是文字说明。 (3)财务报表中的项目有小计、合计和总计,其金额必须相符,且存在既定的勾稽关系。其他财务报告中则不存在特定的数字勾稽关系。 (4) 财务报表作为一个信息的整体,彼此之间还有勾稽关系。 (5)财务报表及附注因来自过去的交易和事项,有可靠的凭证作为原始证据并遵守GAAP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真实性与公允性应由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 其他财务报告因不具备上述条件,所以一般只请注册会计师或企业以外专家进行审阅。 7.1.3财务报告的信息含量及其作用 1、财务报告的信息含量 (1)关于企业经济资源(资产)、这些资源上的权利(包括企业向其他主体交付资源的债务和所有者权益)以及引起资源和资源上权利变动的各种经济业务事项的信息,即特定时日的财务状况信息。 (2)关于企业在报告期内的经营绩效,即企业在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中所引起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变动及其结果的信息,主要反映在收入、费用和利润要素的形成上。 (3)关于企业怎样取得和使用现金——现金流动的信息。 (4)反映企业经营者向资源提供者报告如何利用受托使用的资源,进行资源的保值、增值活动并履行法律与合同规定的其他义务等有关受托责任的信息。 (5)有关企业经营者的分析、评价和预测等方面的信息,以提高财务报告的有用性。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逐渐扩大财务报告的信息量,如非财务信息和未来(预测)信息,是财务报告的发展趋势。 2、如何理解财务报告信息含量 (1)财务报告以财务报表为中心,最有用的信息应当由财务报表提供。 一类反映资源流动的结果,即“流量”信息,由收益表和现金流量表来提供; 一类是在特定时点,资源的状况,即“存量”信息,主要是由资产负债表来提供。 (2) 财务报告是满足不同信息使用者共同信息需求的一种通用财务报告。 (3)财务报告信息含量大小受企业组织形式和经营环境的复杂性,信息技术水平、物价变动程度、信息使用者需求、财务会计人员素质以及财务会计本身的局限性等四素的制约。 (4) 财务报告信息是受管制的,企业不可任意缩减披露的信息量。 3、财务报告信息的作用 (1)报告并解除企业经营者(受托人)的受托(经管)责任。 (2)为企业各利益相关者分配财富提供依据,也即签订与执行诸多经济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