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2 运动的完成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八年级冀少版生物上册.docx
4.1.2运动的完成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八年级冀少版生物上册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4.1.2运动的完成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八年级冀少版生物上册
教学内容
4.1.2运动的完成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八年级冀少版生物上册
1.骨骼肌的收缩与运动的关系;
2.运动产生的原理:神经系统的调节、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
3.举例说明运动的完成过程:如屈肘动作与伸肘动作的产生;
4.探讨运动对人体的意义: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促进心肺功能等。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对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念,理解骨骼肌、神经系统在运动中的作用;
2.提高学生观察、分析生物现象的能力,通过实例探讨运动的产生过程;
3.培养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能力,认识运动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4.激发学生对生物学探究的兴趣,培养科学思维和合作学习的素养。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骨骼系统的基本结构,了解了骨骼肌的组成和特性,以及神经系统的基本功能。此外,学生对生物学的基本探究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2.学生对生物学实验和观察活动表现出较高的兴趣,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在学习风格上,学生倾向于合作学习和实践探究。
3.学生在理解运动产生原理和过程方面可能遇到困难,尤其是神经系统与肌肉协调配合的部分。此外,分析具体运动动作的产生过程,如屈肘和伸肘动作,可能存在挑战。在探讨运动对健康的意义时,学生可能需要更多实例来加深理解。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八年级冀少版生物上册教材,提前让学生预习相关章节。
2.辅助材料:准备骨骼肌、神经系统图片,运动产生原理的动画视频,以及运动对健康影响的图表等多媒体资源。
3.实验器材:准备模型骨骼、骨骼肌演示教具,以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运动产生过程。
4.教室布置:将教室分为小组讨论区,每组配备实验操作台,便于学生合作探究和实验操作。同时,设置多媒体展示区,方便教师展示辅助教学材料。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导入新课
(1)教师活动: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骨骼肌的组成和特性,以及神经系统的基本功能。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探讨骨骼肌、神经系统如何共同协作完成运动。请大家回想一下,我们在进行运动时,身体各部位是如何配合的?
(2)学生活动: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第二环节:新课探究
1.骨骼肌与运动的关系
(1)教师活动:
现在,让我们通过一个实验来观察骨骼肌的收缩与运动的关系。请大家分组合作,观察模型骨骼和骨骼肌演示教具。
(2)学生活动:
学生分组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3)教师活动: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发现,骨骼肌的收缩可以带动骨骼运动。那么,运动是如何产生的呢?
2.运动的产生原理
(1)教师活动:
请大家观看动画视频,了解运动产生的原理。
(2)学生活动:
学生观看视频,理解运动产生的原理。
(3)教师活动:
3.运动的完成过程
(1)教师活动:
以屈肘动作和伸肘动作为例,讲解运动的完成过程。
(2)学生活动:
学生跟随教师讲解,观察模型骨骼和骨骼肌演示教具,理解运动的完成过程。
4.运动对人体的意义
(1)教师活动:
现在,我们来探讨一下运动对人体的意义。请大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运动对身体的好处。
(2)学生活动:
学生分享运动的好处,如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促进心肺功能等。
第三环节:巩固拓展
(1)教师活动:
请大家分组讨论,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思考如何将这些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2)学生活动: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所学内容,分享如何将知识应用到生活中。
第四环节:课堂小结
(1)教师活动:
(2)学生活动:
学生表示收获颇丰,愿意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
第五环节:作业布置
(1)教师活动:
请大家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
(2)学生活动:
学生认真完成课后练习。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骨骼肌与运动关系的深度探究:可以通过阅读生物学相关书籍、期刊文章,了解骨骼肌收缩的生理机制,以及不同类型运动对骨骼肌的影响。
-运动生理学知识:学生可以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深入了解运动对人体心肺功能、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等的影响。
-运动与健康案例研究:收集一些关于运动对健康益处的实际案例,如运动员的体能训练、运动康复等,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运动的重要性。
-人体解剖学图解:提供详细的人体骨骼、肌肉、神经系统图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运动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拓展建议: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观察,如参观体育训练基地,观察运动员的训练过程,了解运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鼓励学生参与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