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大学海洋学院水产养殖专业.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海南大学海洋学院水产养殖学专业
实
习
教
学
大
纲
二O O年
《》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虾蟹类1.《虾蟹类增养殖学》,王克行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
2.自编教材,《虾蟹生物学》。
1.《对虾生物学》,Dall, w等著,陈南生等译。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2。
2.《我国的虾蟹》,沈嘉瑞等编,科学出版社1976。
3.《甲壳动物学》(下册),堵南山编著,科学出版社1993。
4《中国海洋蟹类》,戴爱云等编著,海洋出版社1986。
编著2003。
6.《虾蟹养殖高产技术》,吴琴瑟编著农业出版社1992。
编著广东科技出版社1992。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海洋出版社2003。
八、大纲说明
1.虾蟹类增养殖学虾蟹类
《水产动植物病害防治实习》教学大纲
1.课程名称:动物病害防治实习
2.课程编号3.课程类别:专业
4.课程要求:限选
5.学时:3周 总学分:3 学分
6.应开学期:第7学期
7.适用专业:水产养殖
8.先修课程:海水养殖动物病害学、微生物学、水环境化学
9.编写人:周永灿 编写日期:200年月日
《水产动植物病害防治实习》为水产学专业学生的限定选修课,本课程学习是在《水产动物病害防治》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基础上,通过将学生带到生产基地,使学生对海水养殖过程中出现的鱼类、虾类和贝类的重要疾病有较为全面而直观的认识了解。本课程对水产养殖专业方面的人才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与意义,一方面加深和巩固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时也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实际操作能力以及处理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为学生毕业后从事的水产养殖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二、实习基本要求
1.通过参观学习及现场实践,使学生了解引起海水养殖动物疾病发生的各种主要因素,确定疾病的发生与病原、环境及养殖生物本身的综合关系;
2.掌握海水养殖动物病害诊断分析的基本方法:包括取材要求、不同疾病的诊断方法、各种因素对疾病诊断的影响(在诊断过程中应注意的各种问题)等;
3.掌握各种海水养殖动物病害的主要种类、各种疾病的主要特征及诊断要点、各种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包括危害对象、季节及造成的损失)等。
4.掌握水产养殖病害防治过程中各种不同药物的使用方法、使用范围及其特殊要求,掌握无公害养殖中对药物使用的要求,掌握各种主要疾病的主要防治措施
三、实习基本内容
1.系统学习不同水产养殖品种的养殖操作过程,学习各种因子对病害发生的影响;
2.学习水产养殖过程中水产病害诊断的技术与方法;
3.学习主要海水养殖动物病害的诊断方法及其预防与治疗要点;
4.学习药物的使用方法以及药物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5.在实习过程中随时记录实习过程并随时向指导教师及现场技术人员请教。
四、实习方法与步骤
l.实习时间: 第7学期第10~16周中安排3周(具体根据不同班级的课程安排在上一学期结束前确定,并在课程表中说明)
2.实习方式:包括2种方式,第1种方式为2~3天的参观实习,由实习指导教师带队组织所有学生对海南沿海主要的养殖地区进行现场参观实习;第2种方式为分散驻场实习,其余时间都采用第2种方式,由教师帮助联系或学生自己联系合适的水产养殖场,根据养殖场的规模不同安排2~5名学生驻场参与养殖生产并完成大纲规定的各项实习任务,每个驻点安排1名负责人,指导教师在实习期间巡回到各实习点检查指导。
3.实习单位或场所:海南沿海各水产养殖单位。
4.实习进度安排:实习前2~3天到海南沿海各养殖场全面了解水产养殖病害及其防治情况;此后的分散驻场实习的进度根据养殖单位的生产安排进行。
5.组织与纪律:所有学生均须严格服从指导老师的安排,遵守实习单位的有关操作条例及作息制度,并始终注意人身安全。在实习期间若遇特殊情况需离开实习基地时,需先向实习指导教师报告,经指导教师批准后方可离开,并在规定的时间内按时返回。
五、实习报告要求
在实习期间,要求所有学生必须详细作好实习笔记,并在实验结束后1周内每人提交1份实习报告,实习报告内容包括实习时间、实习场所、实习内容、实习心得感受以及对整个实习过程的各种建议与意见等。
六、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标准
实习成绩的考核主要根据实习报告和实习现场的综合表现(包括认真程度、守纪情况、实习单位相关人员的评价等)确定。成绩评定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5个等级。
七、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书名》,(主编),(出版社),(出版时间)战文斌主编。水产动物病害学。北京:农业出版社。2004。
陆家平。对虾养殖病毒病害综合防治系统工程。北京:海洋出版社。1999黄琪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