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3)第1课第一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说课稿.pdf
统编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第一课第一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
种政治力量》说课稿
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政治与法治”的
第一单元第1课第一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第
一课讲授“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是第一单元教材的起点。分两框展
开:第一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第二框“中国共
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这两框的内容有严谨的内在
逻辑,紧紧围绕“历史和人民的选择”。通过本框教学,让学生明白
中国共产党执政,既是历史的必然,也是人民的选择。本框承载着实
现第一课教学目标的任务。为了更好地落实教学任务,下面我从课程
标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学
情分析、板书设计等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课程标准。
内容要求:“1.1引述宪法序言,说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阐明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的必然性。”
二、教材分析。
本框以一个“探究与分享”导入,包括三目:“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和主要矛盾”、“各种政治力量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没有共产党就
没有新中国”。其中,每一目都以一个“探究与分享”导入。教材图
文并茂,有理有据,循序渐进,以活动教学贯穿始终,让学生既动手
又动脑,注重实践。
三、教学目标。
1.引述宪法序言,闸述20世纪的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伟大变革。
2.回顾历史,闸述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懂得认清近代中国国情是认
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根据。
3.结合近代中国多种矛盾交织的实际,说明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4.回顾近代中国发展的历程,说明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决
定了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
5.了解20世纪上半叶各种政治力量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阐述中国
共产党的建国方案成为唯一正确选择的原因,说明中国共产党执政是
历史的必然和人民的选择。
6.结合具体事例,说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
事变。
7.结合近代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实例,说明没有共产
党就没有新中国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斗争经验的总结,是中国人民在
长期探索、艰苦奋斗的基础上共同确认的历史真理。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①闸述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社会主要矛盾,说明近代中国
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②阐述中国
共产党的建国方案成为唯一正确选择的原因,说明中国共产党执政是
历史的必然和人民的选择。
2.难点:阐述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成为唯一正确选择的原因,说明
中国共产党执政是历史的必然和人民的选择。
五、教学方法:探究导入法、正面讲授法、议题拓展法、实践教学法
六、学情分析
由于本课与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容联系紧密,涉及中国
革命、建设时期,时间跨度大,综合性强,对教学设计的要求较高,
学生在学习时可能会有一定困难。因此,教师要做充分的教学研究,
做好与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学内容的衔接,灵活运用多种
教学资源,坚持政治性与学理性的统一,强化学生的政治认同。此外,
教师还应注意合理运用史实,突出思想政治学科的学科特色。
七、教学过程。
环节一:新课导入。
1.师引导回顾所学知识:说说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在反抗压迫、抵御
侵略的斗争的经历。
2.师:近代以来,在中国人民反抗压迫、抵御侵略的斗争中,无数仁
人志士前仆后继,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尝试,但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半
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中国共产党一经成
立,就团结带领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推进革命、建设、改革的
伟大事业,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今天,我们就来探究学习“中国
共产党领导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环节二:学习新课。
目标导学一: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
(一)知识导入:探究与分享一
1.学生课前查找收集资料:了解从五四运动爆发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
立这段历史。
2.生分组讨论:如果请你参与以“新中国成立”为主题的纪录片摄制,
你会重点描述哪几个历史瞬间?为什么?
3.小组内交流与分享。
4.深入思考:引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革命的实例,说明中国共
产党执政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5.拓展深化:谈谈你对近代中国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的认识。
(二)知识探究1: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1.探究与分享二。
(1)生认真阅读教材第3——4页“探究与分享”材料和其他内容。
(2)小组内讨论、分析、归纳:①谈谈把握近代中国基本国情的重
要性。②近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