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 俄罗斯(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册同步教学(湘教版,河北专版).docx
8.3俄罗斯(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册同步教学(湘教版,河北专版)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学内容分析
1.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本节课将围绕“俄罗斯”这一主题展开,主要包括俄罗斯的位置、地形、气候、资源、经济和人口等方面。内容与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材中“8.3俄罗斯”章节相符合。
2.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学生在小学阶段已学习过世界地理基础知识,对地球仪、地图等工具有所了解。本节课将在原有知识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学生对俄罗斯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空间观念。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具体目标如下:1.提升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地理信息系统应用能力,通过学习俄罗斯的地形、气候等地理要素,让学生能够运用地图等工具进行地理信息的提取和分析。2.增强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通过探讨俄罗斯的资源、经济和人口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地理现象背后的原因。3.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和国家观念,认识到俄罗斯在国际社会中的重要地位,激发学生对世界地理学习的兴趣。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重点一:俄罗斯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要求学生能够准确描述俄罗斯的地域范围、地理位置以及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如西伯利亚平原、乌拉尔山脉等。
-重点二:俄罗斯气候类型及其分布。强调学生理解俄罗斯气候的多样性,包括温带大陆性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等,并能够识别不同气候类型的特点。
-重点三:俄罗斯自然资源及其对经济的影响。使学生了解俄罗斯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石油、天然气、煤炭等,以及这些资源对俄罗斯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2.教学难点
-难点一:俄罗斯气候类型的理解和记忆。由于俄罗斯气候类型多样且分布复杂,学生可能难以准确记忆和区分。教师应通过地图和实例帮助学生建立直观印象。
-难点二:俄罗斯地理特征与经济活动的关联。学生需要理解地理特征如何影响经济活动,例如,俄罗斯北部的寒冷气候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难点三:俄罗斯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这一难点涉及学生的国际视野和综合分析能力,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来帮助学生理解。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
-软硬件资源:地球仪、世界地图、俄罗斯地图、多媒体投影仪、计算机
-课程平台: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材配套电子资源库
-信息化资源:俄罗斯地理相关的视频资料、在线地图服务、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
-教学手段:PPT演示文稿、实物教具(如俄罗斯地形模型)、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俄罗斯地图,引导学生观察俄罗斯的位置和地形特点。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吗?它有哪些独特的地理特征呢?
3.学生积极回答,教师总结:俄罗斯地域辽阔,地跨亚欧两大洲,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样的气候类型。
二、探究俄罗斯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
1.教师展示俄罗斯地形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主要地形区的分布。
2.提问:请大家说出俄罗斯的主要地形区有哪些?
3.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俄罗斯的主要地形区有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乌拉尔山脉等。
4.教师展示俄罗斯地理位置图,引导学生观察俄罗斯与周边国家的接壤情况。
5.提问:俄罗斯与哪些国家相邻?
6.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俄罗斯与挪威、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白俄罗斯、乌克兰、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蒙古、朝鲜等国家相邻。
三、学习俄罗斯气候类型及其分布
1.教师展示俄罗斯气候类型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俄罗斯的气候特点。
2.提问:请大家说出俄罗斯的主要气候类型有哪些?
3.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俄罗斯的主要气候类型有温带大陆性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寒带气候等。
4.教师举例说明不同气候类型的特点,如: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短促温暖;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冬季严寒,夏季温暖短促。
5.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气候对俄罗斯经济、交通等方面的影响。
四、了解俄罗斯自然资源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1.教师展示俄罗斯自然资源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俄罗斯的矿产资源分布。
2.提问:请大家说出俄罗斯有哪些丰富的自然资源?
3.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俄罗斯拥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煤炭、铁矿石、铜、铝、镍等矿产资源。
4.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俄罗斯自然资源对经济的影响,如:俄罗斯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气出口国,这些资源为俄罗斯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
5.教师展示俄罗斯工业发展情况,引导学生了解俄罗斯的经济特点。
五、探讨俄罗斯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
1.教师展示俄罗斯在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