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农作物育种和栽培技术研究.doc

发布:2018-10-05约2.79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农作物育种和栽培技术研究   摘 要: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农作物的生长不只是单单依靠传统的栽培育苗办法,而是利用创新的先进技术,比如育种技术有:选择育种、杂交育种、回交育种、远缘杂交育种、倍性育种、诱变育种、分子育种。栽培技术有:温室栽培技术、反季节作物栽种、无土栽培等技术。这些技术是农作物育种与栽培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对世界各地农作物的生长与发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并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也标志着农作物育种与栽培技术开始踏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本文就着重阐述了农作物育种与栽培技术的方法。   关键词:农作物;育种技术;栽培技术;研究   中图分类号:S33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世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各方面都要寻求新的方法,在农业方面,要积极主动地学习农作物的育种与栽培技术,使粮食以及各种农作物得到最大化的优产、多产,让广大老百姓、农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本文通过对几种农作物育种与栽培技术方法的说明,让更多的人对育种与栽培技术有所了解与认识。   1 农作物育种方法   1.1杂交育种   杂交育种是通过对基因的重组,使植物或者农作物的优点达到最大化的育种方法,它也是育种方法中最常见也是最普遍的方法。其中,杂交方法也分为以下几种:   1.1.1 增殖杂交育种   在有过一次杂交之后,再从个体优良子代的子代交配繁殖的后代中选育优良的新品种。但是,这种方法只有当双发杂交的后代都能拥有双亲的有益性状,并且能作为下一代亲本时的情况时才可以使用。   1.1.2 回交育种   将某一品种的一些性状引入到另一个品种中去。如多回交育种进行了许多代之后,这时就需要进行近交,让新选出来的杂交后代获得的性状变的稳定,并传给后代,如此循环,就能形成一个大的新品种。   1.1.3 复合杂交育种   在育种中,要将3个或者3个以上的品种通过杂交重组在一起,通过这种方法培育出新的优良品种。   1.2 诱变育种   诱变育种是一种基因突变。它是使用物理或者化学的诱变剂使对象内的DNA分子结构产生变化,从而引起性状变异,并选取一些符合要求的品种的一种育种方法。   1.2.1 物理诱变方法   射线、激光微束、离子束、微波、超声波、热力等方法。   1.2.2 化学诱变常用方法   浸渍法、涂抹法、滴液法、注射法、施入法和熏蒸法。   2 农作物栽培的方法   2.1 温室栽培技术   温室栽培是一种通用的园艺作物的栽培方法。农户通过使用保暖、保温、不遮光等设施以及加上一定的专业技术措施,从而达到保护喜温植物保暖、御寒、过冬,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和提前开花结果等目的。目前农作物使用较广泛的有葡萄、青椒、西红柿等。   2.2反季节作物栽培   采用先进的,科学的栽培管理技术,在不适宜的生长季节,生产出符合要求的蔬菜或者农作物,这就是反季节作物栽培。   2.3 无土栽培   不使用土壤的情况下,使用混有营养成分溶液的物料,比如最常见的是使用无毒泡沫塑料作为植物生长的介质。现如今,无土栽培的方法有很多,常用的方法有水培、雾培 、基质栽培。   2.3.1 水培   植物根茎和营养液进行直接接触的方法。通过营养液不断流经农作物的根系部,这样就既能保证农作物水分和养分得以保持,又能源源不断的为根系提供新鲜的氧气。这种方法使得灌溉手段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简化,不用每天按时计算作物的需水量和营养元素。免除了各种病害的同时还没有必要进行土壤消毒。   2.3.2 雾培   将营养液进行一定的压缩以至成气雾状,直接喷洒到作物的根茎上,根茎挂于容器的内部。一般使用的是聚以烯泡沫塑料板,在板上按照一定的距离打孔,于是就在孔中进行作物栽培。用2块板子搭成三角形状,供营养液的管道就可在这个空间内部经过,再向悬着的根部喷雾。通常间隔2~3min连续喷几秒,营养液的循环再利用可保证根部的氧气足够。但是这种技术的设施所用经费太高,而且要耗费很多电能,根本没有缓冲的余地,所以也只局限于科学研究,因此最好不要使用此方法。   2.3.3 基质栽培   基质栽培是无土栽培中推广面积最大的一种栽培方式。它是将作物的根茎固定于有机或者无机的基质中,再通过灌溉或者细流导入的方式,供给农作物营养液。栽培基质是可以装入塑料袋内,或者平铺于栽培沟或槽内的。基质栽培的营养液是不能进行循环利用的,把它称之为开路系统,这样就能够避免病原体通过寄托在营养液中而进行传播。   基质栽培不像雾培那样,基质栽培的缓冲能力强,没有水分、养分与供氧气之间的矛盾,并且要使用的设施与水培和雾培相比要简单,有的甚至能够不需要原动力,所以基质栽培的投资少、成本低。这也是现实生活生产中普遍采用的一种栽培方法,也是最有现实意义的一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