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09章 碳酸盐类胶结作用.ppt

发布:2017-07-18约1.62千字共1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九章 碳酸盐类的胶结作用 ;§9.1碳酸钙胶结物的来源;淡水石化作用; 一定体积的碳酸盐沉积物要固结成石灰岩需要同体积的胶结物。这些胶结物的来源是: 大气淡水,地下淡水环境下沉积方解石 海洋环境,或埋后海水里的胶结作用。碳酸钙溶解特别是钙质生物壳的溶解 这些现实,对现代沉积可以很好地解释。但对古代的沉积不易解释。已发现,有些碳酸盐沉积物是在海水中石化而不是在淡水中,因而有两种可能性。 ①大气淡水的胶结作用 ②海洋环境或埋后海水中的胶结作用; 矿物成分的转化: 石化过程中,主要的作用是矿物的相变。第一是白云石化。溶液中如果有镁离子Mg2+、So42-这些离子可以阻止方解石的成核作用,(即结晶作用)若Caco3过饱和这时沉积下的文石,(这可能由于文石、方解石的晶格不一样)海水中的Mg2+较多。故文石、高镁方解石在海水里沉积。一旦离开海洋环境,进入大气淡水环境,文石、高镁方解石就转变为低镁方解石。若没有淡水在干的环境下,转变非常慢,或几乎无变化。若有淡水变化很快,淡水温度若100°C,文石—方解石只需一天,室温下需几个月。 ;这样看,第三纪以前的地层中,几乎无文石存在。即使有少量文石存在,可能局部保存有淡水。 老地层中发现有贝壳中的文石,这些贝壳结构无保存完好,有特殊的意义。在生物化学方面,环境方面,可提供沉积成岩环境方面的信息。在有机质存在时,也可能才发现文石存在。;白云石化的看法;成岩白云岩 成层、顺层,不切穿层理。镜下棱柱体发育,雾心塞进。Caco3物质没有交代完,残留在其中。具斑带构造。 后生白云岩 分布不规则,切穿层理,晶体大。自形好,干净透明,受构造影响。 碳酸盐中 MgCO310%称为高镁方解石 MgCO3 6%称为低镁方解石 ; 加积石化作用 碳酸盐颗粒从溶液中沉淀出来或从生物沉积中分泌出来。它可附加在石质的CaCO3体的上面,即它不是胶结作用,也不是压实作用。这样小的碳酸盐体增加为大的颗粒,1962年顿哈姆称这种岩石为粘质岩。 礁灰岩分为三种:骨架岩、降积岩、粘质岩。 ;§9.2海洋碳酸盐沉积物在淡水中的石化;方解石的沉淀;高镁方解石转化为低镁方解石 ;从氧和碳同位素来证明淡水石化 ;海水环境形成的颗粒δ13C为正值。 淡水中碳酸盐的值δ13C约为—25‰ 岩石不断石化时,文石和高镁方解石减少,方解石增多,δ13C 的数值有规律地越来越变负,O16含量增加。而O18随石化作用而减少。 ;§9.3 海水的石化作用;以海滩岩为例,南北纬300以内,潮间带的范围有碳酸盐颗粒,陆源碎屑,火山物质有CaCO3交接形成岩石。 海南岛的海滩岩成分也不同。有生物礁的碎块被胶结。也有破碎的花岗岩岩基形成的砾石。胶结物主要是文石及高镁方解石、少量的低镁方解石,可能是暂短的接触大气淡水形成的。因而认为海滩岩是海水石化形成的。海滩岩形成速度很快,现在正在进行中。 ;碳酸盐及其成岩作用,《lediment degenesis》较详细地论述石灰岩的埋藏和成岩作用。国内对海滩岩的研究较多的是沙庆按等。 关于碳酸盐的压溶作用在成岩中也较重要。主要有两种现象: ①缝合线:沿不同岩性岩层界面或泥颗粒接触面,由于压溶作用形成的线。一些不溶解的物质保存在缝合线上,地台上与层理一致,地槽上往往斜交。 ②压力影:压溶也可以形成压力影。受压方向颗粒呈锯齿状,在垂直压力方向上形成纤维状方解石,称压力影。;碳酸盐的胶结作用 ;大气淡水环境 Mg2+少或没有,有极低镁方解石沉淀结晶速度快,而且可以形成粗大明亮的胶结体 。 大气淡水渗透带 溶液运移主要是垂直运动,形成新月型胶结带及重力胶结。 埋藏成岩环境(晚期 ) 海压增大,胶结物粗大,(嵌晶胶结)。有时大的嵌晶胶结物中包含有小的晶体。称为连生胶结。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