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净月校区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
2015-2016上学期高二年级
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出题:邵力审题:刘淑艳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2015.11.9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2009年9月23日中国孔子基金会发布了孔子的标准像。慈眉善目的孔子两手相交,手心向上放在胸前,身子向前略倾,表现出自信大方、谦谦君子的形象。与孔子这一形象所代表的理念相吻合的是
A.“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
B.“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不足以止乱”
C.“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
D.“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2.孔子认为作为社会性的人要“仁者爱人”要“克己复礼”,因而其本质思想被历代统治者所重视。它是
A.追求天下为公B.崇尚秩序
C.主张仁政D.天人感应
3.从春秋战国时期到汉代,中国思想界逐渐由“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其所反映的根本性问题是
A.中国思想文化出现倒退B.商品经济发展受到限制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D.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
4.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
A.天体运行法则B.社会发展规律
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D.“天人感应”学说
5.古代有一个佛偈故事:庙前佛幡随风而动,方丈以此考问众徒。甲徒曰:“风催幡动!”乙徒曰:“幡何动?分明是你心动!心动才有幡动!”下面的思想与乙徒相近的是()
A.万物皆只有一个理B.有理而后有气
C.宇宙便是吾心D.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6.如果让王阳明穿越时空与朱熹对话,他们的共识应该是
A.心外无物,心外无理B.人的善性或美德往往被欲望所蒙蔽
C.知和行都产生于心D.只有探究万物,才能得到“其中的天理”
7.《史记》载,汉文帝问冯唐曰:“父老,何自为郎?”是称其臣为父也。赵王谓赵括母曰:“母置之,吾已决矣。”是称其臣之母为母。此种“称臣下为父母”的行为得到了顾炎武的充分肯定,这表明他
A.提倡经世致用B.主张众治C.宣扬三纲五常D.反对传统礼教
8.李贽有句话:“人所同者谓礼,我所独者谓己”我们由此可以看出他
A.恪守修身齐家的儒学理想B.揭露道学家的虚伪本质
C.以天下为己任,道德自律D.独具个性,大胆挑战正统思想
9.在古代雅典,不少人对以“人是万物的尺度”为核心观点的智者学派持反对态度,他们最有可能担心智者学派的活动会
A.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B.引发外族的入侵和奴役
C.导致雅典人口的流失D.危及社会的秩序和道德
10.美国学者达林·麦马虹在总结两千多年的幸福观时说:在荷马时期,幸福就是幸运;在古希腊哲学家所处的时期,幸福等同于;在启蒙时期,幸福就是及时行乐。材料空白处应是
A.权利与金钱 B.上帝和法律C.智慧与德行D.民主与科学
11.文艺复兴运动时期的思想大师,把人文主义当作自己的旗帜,他们颂扬“人”,蔑视“神”,提倡“人权”,否定“神权”。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天主教会是维护封建神学的工具B.资产阶级要求提高自身的政治经济地位
C.资产阶级个人私欲恶性膨胀D.资产阶级强调“人性至上”,反对信仰上帝
12.法国启蒙思想家在一本著作中写道:“每个人既然是向全体奉献出自己,他就并没有向任何人奉献出自己;而且既然从任何一个结合者那里,人们都可以获得自己本身所让渡给他的同样的权利,所以人们就得到了自己所丧失的一切东西的等价物以及更大的力量来保全自己的所有。”这本著作是
A.《哲学通信》B.《社会契约论》C.《论法的精神》D.《纯粹理性批判》
13.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促进了近代欧洲的思想解放。因为它们都
A.抨击封建君主的专制统治B.体现人们实现自我价值的诉求
C.倡导理性至上和科学思维D.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现实
14.“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