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良好的科学研究习惯2.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养成良好的科学研究习惯; 第一章
如何查阅文献 ;一、利用学校的图书馆资源;电子期刊;电子图书;学位论文 ;1.中国期刊网;国外数据库
Elsevier ScienceDirect
SpringerLink
Kluwer Online Journals
ProQuest Biology Journals
EBSCO Academic Source Premier ; 二、根据作者E-mail地址向作者索要 ;联系信的模版 ; 三、利用搜索引擎 ; 四、 按部就班根据文章出处查原文;五、同学那里求得帮助;六、到一些论坛寻求帮助; 第二章
如何阅读文献;;1、看文章时作笔记 ;平时对一些经典的陈述,要有选择性的标记并记下来。另外,有的时候想到的思路,闪过的想法,作笔记记下来,随时查一查,这样时间久了自然就有新的看法和研究思路。; 2、勤思考 ;2、勤思考; 3、和导师或牛人谈谈你的想法; 4、比较阅读 ;4、比较阅读;第三章 单篇文章阅读顺序及侧重 ;论文各部分介绍:
1.摘要,引文: 引用的主要信息,研究背景。
2.图表:了解主要数据和解释。
3.讨论和结论:将图表和结论联系起来,根据图表判断结论是否恰当。
4.结果:详细阅读结果,看数据是如何得到的,又是如何分析的。;
5.材料和方法: 详细阅读材料和实验方法,看实验是如何进行的。
6.讨论和结果 进一步掌握论文,注意讨论中的关于从已知的知识和研究如何解释本文获得的结果。另外对于论文中大量的图表来说,当你能够重新画出这张图,并且能用自己的语言解说这张图,表明就读懂了。
; 一篇论文中最重要的部分依次是: 图表,讨论,文字结果,方法。现在生命科学中的杂志对图表的要求都很高,必须做到仅通过阅读图表及其说明文字即能把握文章的方法、结果,再结合读者自己的原有知识,就大概知道其implication了。这符合现代人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握最必要的信息的要求。因此,在某个领域做了一段工作后,定期查新得到的文章只须看摘要、图表即可, 个别涉及新方法或突破性结果,再看讨论,文字结果和方法。这也提示我们在写外文文章时,注重图表及其说明文字,做到形象化、信息最大化。 ;自己熟悉的领域:最省事的是只看摘要,因为依靠背景知识通过摘要即可大致勾勒出文章内容,但有时这是不够的,相对省事的方法是细看摘要,略读前言,再看结果中的图表,最后读一下自己感兴趣的讨论部分。但如果文章对自己很有意义,那就应该通读全文了。 ;如在寻找课题阶段,重点读讨论和结论以及展望,在课题设计阶段,主要是材料和方法。若只需了解一下该研究的思路,可选取摘要及引文与结论进行泛读。 个人的经验是尽量去把握作者的研究思路,然后是学习他们的分析方法,最后是学习写作技巧和写作语言方式等。 ;文章的讨论部分真的是很重要,如果时间稍微充裕点,建议研读和模仿牛人paper的讨论部分。不同的人对同样的数据可能有不同看法和分析方式,图表的趋势解析,论据的组合,都是非常看功力的部分。如果某篇SCI级别的文章让水平一般的人写,可能发国内核心都非常困难。;我觉的最重要的是理解讨论中的精髓,这是作者idea创新性以及与旧有的实验结果比较的关键部分,可以看出作者设计此实验的思路,在作出比较以后,对自己的课题会有很大启发。
;除了文章内容,还要学习人家写作的方法和格式等等,比如同样一个观点,别人有可能表达的很地道,同样一个图表,别人做的很漂亮,尤其是老外的文章,给老外投稿,人家的修改意见要求文字通俗易懂,带有一定的科普性,即使不是本专业的人,也能大致看懂;然后还要求多用简单句,能用简单句说明的问题,就不要用复合句,在同一句子中,最好不要让同一个词汇或短语重复出现 ...... 最后想说的一点,就是注意中文和外文的互相印证,注意一些专业词汇的翻译,注意用词的恰当和简洁,久而久之,对于提高自己的外语水平,也是大有裨益的。 ; 第四章 如何高效地阅读文献 ;阅读文献要有五步;读思路;摘精粹;
写文章,写报告,写学术论文,文法上是很不相同的。涉及专业方面一定要使用专业术语。如果要投国外刊物时,要使用专业英语,日文,所以平时要注意某些专业英文,日文等名词的使用。现在有专业英语课程,所以能行最好选修该课程,对发表文章是很有裨益的。 ;查漏洞;作总结;研读论文的得与失 ;专业数据库;关注研究领域尖端实验室;阅读Cell,Nature, Science的体会;特别要注意综述文章后的参考文献,可以用回顾性的方法查找该问题的最初起源及奠基性文章。查阅大量外文文献,然后从文献的文献再去查找,如此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