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关于填石路基施工技术和路基下沉处理措施探讨.doc

发布:2018-10-05约3.19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关于填石路基施工技术和路基下沉处理措施探讨   摘要:造成填石路基下沉的原因,主要是地基下沉或路堤本身的沉降引起,本文主要从施工方面谈谈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公路施工;填石路基;路基下沉;处理措施   填石路基是我国现在使用不太熟练的施工技术,但是却是我国的公路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虽然现在的施工工作中仍然处于摸索的状态,没有很准确合理的标准。在应用填石路基的施工技术中,要根据施工的地质的现实情况来解决问题,适当的选择材料。还有,就是施工的过程中,要不断的在实践中加强技术的熟练度,施工技术人员要不断的学习专业知识,来解决问题。填石路基施工技术是很重要的一项技术,只有掌握了它的施工技巧,才有利于保证我国的公路建设的质量,填石路基施工技术有很大的发展前景,我们应该不断的促进它的发展。   1影响公路路基沉陷的因素   1.1由于地基下沉引起   1.1.1原地面清理不彻底   要按设计要求控制好填方路段的地基,否则,当路基填料不断增加时,原地面的土壤会发生压缩变形和挤压位移,地基的压缩变形致使路堤随之沉降或开裂。   1.1.2受外界因素影响使地基承载力下降   一些路段虽按设计要求进行了处理,经检测各项指标均满足要求,施工期间或通车后,受外界因素影响,例如车辆承载对公路的影响,现代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不仅使得车辆增多,很多司机为了获得更大的利益,容易出现超载现象,我国超载现象严重,过重的负荷造成了公路路基承重过大。公路路基在填土的时候一般选用的是渗透性材料,这种材料间隙比较大,当受到车辆的挤压时,密度会逐渐增大,填料间的空隙就不足,公路路基就会下沉。   1.1.3 填石与填土路基过渡段的不均匀沉降   填石路基与填土路基过渡段地基的处理是地基处理的重中之重,施工过程中应通过对比试验、现场观测,及时总结经验,严格控制施工。   1.2 由于路堤本身下沉引起   1.2.1 填料不合格   填石路堤的石料强度不应小于15MPa(用于护坡的不应小于20MPa),石料的最大粒径不宜超过层厚的2/3。填料中严禁大的土块掺入,否则,这些土块掺夹在石方填料中会形成夹层,遇水即变成淤泥,特别是经常受水淹的地段。材料如果大小不一,性质不均,摆放混乱,就会造成材料之间的空隙过大,填石之间的约束性能不高,当荷载较重的车辆经过时就会出现土颗粒的横向移动,路基结构遭到了破坏,路基强度降低稳定性降低,路基下沉最终引起公路下沉。   1.2.2 纵向分幅填筑、半填半挖没做好台阶搭接   填石路堤和一般路基填筑一样,最好是整幅分层填筑,但有的路段受各方面施工条件的限制,需沿纵向分幅填筑,对填石路堤的填筑就更应严格控制,坚决杜绝垂直式无搭接填筑,每填筑一层都应有台阶作搭接处理。对半填半挖路段也是同样要求,必须在山坡上从填方坡脚向上挖成向内倾斜的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1m)。   1.2.3 填石与填土路基过渡段压实度控制不均匀   填石路堤的密实程度以在规定的范围内,通过12t以上的振动压路机进行压实试验,不再下沉(无轮迹)时,可判定为密实状态。这与填土路基不同,压实度控制要均匀。   1.2.4 其它方面的原因   (1)在一些大型压实机械无法施工的地方,如一些路桥过渡段的死角和有管线等设施压路机不能靠近的地方,如果不用小型夯实机械严格控制施工,这些薄弱环节就会留下隐患。   (2)每层的压实厚度应严格控制,石块要摆平放稳,再用小石块找平,石屑塞缝,最后压实。否则,大型机械碾压时会导致压实不均。   (3)填料来源不同,其性质相差较大时,应分层填筑,如作分段或纵向分幅填筑,否则,就会因不均匀沉降导致路基开裂或局部沉陷。   1.3公路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工程施工直接影响着工程的质量,施工人员没有专业的水平和负责的态度,违背施工规范进行操作会使得公路建造存在很大的问题。造成路基沉陷主要包括:   (1)对路基进行填充时,材料顺序不当,没有科学分层,填充厚实不够。   (2)填充材料之间的结合点和分界点没有明确的分界,填充材料的性质和密度都不同,承载能力也不同,这种混乱的分界会造成结合处的沉陷造成公路路基不同程度的沉陷。   (3)公路的路基由柔性的填土和一些钢筋材料组成,二者的性质和稳定度,承载能力也不同,因此,在结合处如果不能恰当处理,填充不充分,也会造成路基下沉。   (4)公路施工不同于轨道建设,在露天环境下工作,雨水天气,对排水问题不够重视,路基里的积水不能及时清理,渗入到路基内部,继续施工时没有对积水排除,造成了路基受到严重的损害。   (5)现行公路建设不很规范,对不同的地段没有区别的规范。使得一些地质恶劣的地区,公路建设没有参考的标准,公路路基建设存在一定的问题。   2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