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必修一第四章第二节山地的形成.ppt

发布:2016-12-24约9.15千字共6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4.下列地貌的形成与图示构造无关的是 (  ) A.泰山 B.渭河平原 C.庐山 D.黄土高原 解析:由图可知,甲、乙两处岩层沿断裂面均有错动、位移, 故两者均属于断层;黄土高原的形成主要由外力作用中的风力沉积作用而形成。 答案:3.A 4.D 5.由于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经济衰退席卷全球,拉动内需、 刺激经济稳定增长成为我国的一项重要策略,下图为现阶 段重点投资建设开发的某区域,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分析此区域发展工业的优越自然条件有哪些? (2)丙地区交通线路密度比甲地区    (大、小),原因 是  。 (3)在选择乙、丙之间交通干线时,人们选择了乙-丁-丙线 路而没有选择乙-丙直达线路,原因是 。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第(1)题,从资源、交通等方面进行分析,注意题目要求是自然条件。第(2)题,甲地地处平原,丙地位于山地,地形不同对交通干线的选择与密度有影响。第(3)题,乙丙之间的直线线路经过山地,工程难度大,投资大,安全性差。 答案:(1)丰富的矿产资源;丰富的淡水资源;便利的水上运输。 (2)小 丙地位于山地地区,受地形影响,交通线路建设难度大 (3)乙丙间的直线路线需经山地、丘陵地区,地面起伏大,工程难度大,投资大,安全性差 解析:结合冰岛所在位置判断,其位于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火山活动较为活跃。 答案:B 影响 山区交通建设 的一般原则 原因 实例 方 式 首选公路运输,其次是铁路运输 ①山岳地区修建交通运输干线的成本高、难度大; ②建造公路的成本、技术难度较铁路小 西藏先有新藏、青藏、滇藏等公路,后有青藏铁路 影响 山区交通建设 的一般原则 原因 实例 线 路 走 向 ①线路选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②线路一般呈“之”字或“字形(线路尽量与等高线平行);③避开陡坡和断层、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地段;④在适宜的过河点跨过河流;⑤尽量选择两点间最近距离、经过各级居民点;⑥避免占用耕地、避开农田水利设施 选线一般应按地形大势来确定线路的走向。 原因:①尽量节约建设成本;②降低技术难度;③工程施工要安全;④降低运营成本和提高运营安全性。(如果选取最直、最短的线路,就必须开拓较多的山坡,填实沟谷,建造较多的桥梁或隧道) ①同蒲铁路沿汾河谷地伸展;②陇海铁路的西段沿渭河谷地伸展; ③襄渝铁路沿汉水谷地伸展;④成昆铁路按地形大势曲折伸展 影响 山区交通建设 的一般原则 原因 实例 线 网 密 度 一般来说平原、缓丘、山间盆地、河谷等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地方线网密度大 山岳地区人口主要集中在河谷地带,这样可以联系较多的居民点,方便人们的出行,吸引较多的客货流,从而提高营运量,增加经济效益 新疆的南疆铁路和兰新铁路均沿山麓分布,连接绿洲 3.下图为a城到d城之间的高速公路建设规划示意图。规划设 计走向有甲、乙两个方案,经过比较分析,最终选择按乙 方案建设,线路总长58.8千米,建设费用31亿元,比甲方案 的概算费用多5亿元,长度多7千米。 图中高速公路建设选择乙方案,其原因可能是 (  ) ①单位距离建设成本低 ②沿河谷走向自然障碍小 ③促进沿线地区城镇发展 ④保护重点风景名胜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由高速公路乙方案的走向分析得出,南段与甲方案一致,北段则两次穿过河流,需多架两座桥,增加了施工难度和工程投资。乙方案不穿过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有利于保护重点风景名胜区,两方案都具有促进沿线地区城镇发展的作用。 答案:D (2008·上海高考)读“某地地质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质剖面图上,甲、乙、丙三处的地质构造分别是 、     、    。图中,陡崖出现在 处。 甲地成为谷地的主要原因是  。 (2)在图中数码①②③④所示地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