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课件-股骨颈骨折病人的护理.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股骨颈骨折病人护理 讲课内容 病因 分类 症状和体征 治疗 护理 定义:指股骨头下和股骨颈基底部之间的骨折。 病 因 三、股骨颈骨折分类 按骨折线分类 按移位程度分类(Garden) 嵌插型骨折 分 类 按骨折线部位分类: 按移位程度分(Garden) 不完全骨折 无移位的完全骨折 部分移位的完全骨折 完全移位的完全骨折 嵌插型骨折 承受暴力而骨折时骨折线接近水平,患者仍可行走,疼痛轻,称嵌插型 暴力持续或不恰当的治疗,嵌插会变成分离,骨折线也变成接近垂直 症状和体征 1、畸形 2、疼痛 3、肿胀 4、功能障碍 5、患肢缩短 五、治疗 皮牵引 适应症 不完全骨折 外展嵌插骨折 时间 6-8周 解除牵引后扶拐下地 骨折愈合后可弃拐行走 内固定 空心钉 股骨头置换术 适应症 65岁以上的病人,头下型骨折移位明显,愈合有困难,不能耐受长期卧床 髋臼没有病损,股骨头缺血坏死范围大,其他手术不能修复的 全髋关节置换术 适应症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 全髋关节置换术适应症 全髋关节置换术适用于几乎所有患髋关节疾病而引起慢性不适和显著功能障碍的病人。然而在年轻病人中这并非解决髋关节疼痛的唯一手术方式 以往认为60-75岁最适合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现在高龄本身并非手术禁忌症 保守治疗的护理 手术治疗的护理 保 守 治 疗 护 理 1.体位 2.牵引的护理 3.观察局部血运皮温 4.预防压疮 5.功能锻炼 6.有效咳嗽排痰 7.注意三不:不过度负重,不做盘腿动作,不坐矮凳 体位 牵引需采取中立、患肢外展20°~30°、内收的位置。患足需中立位。限制患肢外旋位置。避免被褥压在牵引装置上,以免影响牵引效果。为防止患肢外旋可同时穿丁字鞋。 牵引的护理 皮牵引重量不宜超过5kg; 骨牵引者,(1)患者取仰卧位,躯干、骨盆及下肢在同一轴线上,患肢外展20~30°,患足呈中立位,防止内外旋转;其牵引重量视情况适当调节,维持量一般为体重的1/7。牵引重量不宜超过20kg(2)预防骨牵引针眼感染? 保持针眼干燥、清洁,针眼处不需覆盖任何敷料,每日用75%酒精滴针眼2次,针眼处有分泌物或痂皮需用消毒棉签将其擦去防止痂下积脓。在牵引期间鼓励患者早期功能锻炼,预防肌肉萎缩及深部组织静脉炎。6-8周后去掉牵引,可练习抬腿,自由活动患肢。并继续逐日练习股四头肌收缩等活动。如果肌力好,可适当扶拐下床锻炼,患肢不负重。 3个月左右复查X线片,遵医嘱指导后可下地活动。 预防褥疮 规范细致的护理是预防出现褥疮的根本措施。 卧气垫床,定时翻身,一般2h翻身一次。 注意保持患者身体皮肤及床铺的整洁、干燥及平整。 对于受压骨性突出部位,可进行按摩,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同时可选择柔软物将其垫起,以减缓局部压力。 对骨折后不便翻身的,应定时对受压部位进行手法按摩,一旦发现受压部位发红,应引起注意,可行局部热敷,酒精擦拭及理疗,但对感觉障碍的应避免烫伤。 预防坠积性肺炎 术后应鼓励患者深呼吸,有效咳嗽、咳痰,指导扩胸运动,摄取足够的水分。 使用拍背辅助咳嗽排痰及雾化吸入等方法清理呼吸道保持通畅。保持口腔清洁。 预防尿路感染 留置尿管期间,要保持尿管通畅,观察尿液的颜色、量。 尿管平时夹闭,患者感到有尿意时开放,嘱患者多饮水,保持外阴清洁,会阴护理2次/d。 尿管留置时间不宜过长,一般48~72h便可拔管。 预防便秘 由于卧床时间长,活动受限,肠蠕动慢,加之蔬菜水果吃的少,床上排便不习惯等因素,极易发生便秘。 向患者讲解床上排便及多吃粗纤维的食物,多饮水。 每日顺时针按摩腹部,促进肠蠕动,协助患者养成饭后半小时排便的习惯,保持大便通畅。 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护理 一.术前护理 二.术后护理 三.出院指导 术前护理 (1)患者准备:做好辅助检查、如血尿便常规、出凝血时间、肝肾功能、心电图、x线片等。常规备血、做皮试。要求吸烟者禁烟(1周),指导患者进行引体向上运动及床上排便,将教会下肢功能锻炼、关节活动方法以及正确使用拐杖,设法消除患者过度紧张恐惧心理。拟定合理护理计划。评估全身情况。肥胖患者术前应劝其减轻体重,因过度肥胖的患者术后增加出血、脱位的几率,避免患肢肌肉注射。 (2)心理护理:针对疾病做好知识宣教,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手术目的、必要性、预后效果。通过介绍同种病例治愈的例子,介绍手术专家,让患者与病区内同类患者交谈等方法,增强患者治愈疾病的信心和决心,取得患者及家属的配合。 术前护理 (3)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对合并有心脑血管疾病及其其他内科疾病的患者,术前应请相关内科会诊,给予相关治疗,控制症状,待稳定后进行手术治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