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教育为企业的腾飞插上翅膀.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继续教育为企业的腾飞插上翅膀
作为山东省唯一一家房屋建筑总承包特级资质企业,青岛建设集团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工作,为企业发挥“龙头”作用,走上健康发展的快速路,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智力保证。
一、准确把握继续教育与企业发展关系,开展实效性培训
(一)建章立制,促进继续教育工作规范化发展
“授之一鱼仅饱一餐,教之以渔终身受用”,集团领导十分重视继续教育工作,把继续教育视为企业成长与发展的重要投资,修改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建立了领导组织和工作机构,将继续教育工作纳入基层单位领导考核目标,列入各单位人才管理议事日程。他们认真实施“131”工程,即一个目的、三个坚持、一个发展――以推动技术进步、提高创新能力为目的,以“三个坚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按需施教,坚持讲求质量、注重实效,坚持自我约束、创建品牌)为工作主线,促进企业经济不断发展。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多形式、多渠道大力开展继续教育,不断提高企业的科技水平和劳动者素质,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逐步建立、完善了继续教育证书管理制度、学分登记制度等,为搞好三千多名专业技术人才的培训培养建立了长效机制。
(二)结合国家质量管理奖卓越绩效标准体系要求,培训实施过程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
1、培训工作流程
集团按PDCA循环,全面推行“五环节” (识别需求、细分需求、制定计划、确保实施、考核反馈)培训法,建立并实施以下工作流程:
需求主要来源于战略目标实现与员工职业发展需要。培训需求收集是一个动态系统,集团及时了解培训需求并细分需求。
2、制定计划,实施培训
集团制定《员工教育培训管理办法》,从制度上予以保证,如对取得相关证书者,集团给予报销相关学习费用。人力资源部每年初根据培训需要求制定培训计划及其相应经费预算、设施保证,报总经理办公会审议批准后组织实施。
3、培训评估
效果评估是培训管理流程中的重要环节,对受训者的工作绩效,公司借鉴“柯氏模式”四层次模型实施二层次评估体系。由人力资源部针对不同类别,采用调查评估表等方式,对培训内容针对性、讲师讲解情况、时间分配合理性、培训环境等进行调查,并了解受训者知识应用、前后绩效变化,统计分析形成评估报告,改进培训工作。
二、突出重点,产学研结合,积极开展“三新”应用培训
建筑施工是一个实践性、操作性比较强的行业,推广应用“三新” (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尤为重要。集团对施工中出现的技术难题,积极聘请有关专家,并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开展QC(质量全面管理)攻关活动,新技术试验成功后,再以样板领路的办法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并推广应用到施工中。集团对近几年获得的两项省、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多项青岛市科技进步三等奖项目,组织技术人员现场观摩学习,并结集出版进行推广应用,使知识资产充分交流、共享。如在山东国际会展中心工程施工中,开展“预应力超长大体积砼结构施工新技术研究”,针对大体积砼施工中的温度场、温度应力计算、裂缝控制、结构收缩、预应力优化布筋和优化张拉J顷序以及高空间支撑体系等课题,研究提出了完整的理论和相应的施工措施,邀请了全国著名裂缝控制专家王铁梦教授参加论证会,达成共识,并大胆应用到工程施工中。该技术的应用,有效地减少砼用量,增加了结构的跨度,提高了结构的抗裂性,共节省资金2300余万元。该工程荣获国家建筑工程“鲁班奖”,该研究成果获青岛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填补了青岛市建筑施工行业的一项空白。集团近几年来获得的9项“鲁班奖”均采用了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如青岛市政府办公楼石材干挂施工技术,青啤大厦(即太平洋中心)半隐框玻璃幕墙施工技术等。施工过程中研究、推广应用的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等均获山东省建筑业QC成果发布优胜一等奖,这些技术成果均通过教育培训方式得以推广使用,据不完全统计,仅“三新”培训就达千余人次,不仅提高了员工的技术水平、保持了集团的技术优势,也提高了企业的社会信誉。
三、适用形势发展需要,开展专门业务性培训
一是开展项目经理和“十二大员”培训。为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水平,提高项目经理等现场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打造集团的核心竞争力,每年分批组织集团内部所有注册备案的项目经理及“十二大员”参加继续教育轮训。聘请行业内知名专家、教授、集团资深专家,讲授《项目管理规范》、《施工项目质量与安全》等,每年有600多人参训。
二是开展专业外语和FIDIC条款培训。为适应集团公司海外市场迅速拓展对人才的大量需求,为集团海外市场培养一批既懂专业又精外语的专业技术人员,公司每年举办建筑专业英语培训班,每年有50多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