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震集的思想资料搜集整理.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戴震的思想资料汇编成册一.人伦日用中求道:1.易曰:法象莫大乎天地。又曰: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又曰: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夫道无远近,能以尽于人伦者翻身求之,则靡不尽也。(1)“法象”根据著名学者李开的研究,是以“象”为法,“象”是中国古代具象思维的象。而根据百度百科,“法象”指的是自然界(亦可说天地间)的一切现象或(万事万物)。(2)“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形成天象就叫做乾,效仿地法就叫做坤。因此,仰头可以在天观象,低头可以在地看法。而“道”是没有距离的远近,时间的长短,能够从人伦日用(即日常生活)中求道,就没有不尽的。(一)人伦秩序(君臣之道)来源于道1.天地之道,动静也,清浊也,气形也,明幽也,外内上下尊卑之纪也,明者施而幽者化也。地在天中,德承天,是以配天。凡天之文,地之义,分则得其专,合则得其和。分也者,道之条理也;合也者,道之统会也。条理明,统会举,而贵贱位矣。贵者君之,贱者臣之,而治化出矣。徽之于臣道妻道无失,知其君道立矣。是故列星之垣衙,拱所尊也,谓之天官,示于上,应于下也。人伦上下尊卑之际,来源于道的分与合。贵者处于君主或是统帅的(支配)地位,而卑贱的处于配合(被支配)的地位。而一切皆是“示于上,应于下也”。2.人中处天地之间,相亲而久,治道莫大于君臣。徒爱人而不知治人者,不能以行于父子夫妇兄弟。故君道得,人纪所由得也。(政治、伦理方面)处于天地之间的人伦社会,人伦秩序以君臣为首。君道要求纪要爱人又要治人,在此之后才以其他的人纪秩序关系行于社会中,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伦理关系囊括其中。万事万物(人性和事务)都来源于元气(即阴阳五行):1.观象于天,观法于地,三极之道,参之者人矣。天锤日月,地穷于山川,人之伦类男女夫妇。是故阴阳发见,天成其象,日月以精分;地成其形,山川以势会。日月者,成象之男女也;日月者,成形之男女也;阴阳者,气化之男女也。言阴阳于一人之身,血气之男女也。(1)“观象于天,观法于地,三极之道,参之者人矣。”这句是说,在天观象,在地观法,在三极(天地人)中,参虑的主体是人。(2)而之后的话语,皆是说阴阳运作,产生了天地和人伦。魂魄之说1.魂魄之合,宜乎动静,精能之至也。魄之谓灵,魂之曰神。灵也者明聪,神也者慧圣。明聪慧圣,天德矣。“魂”=“神”,有慧圣的功能,“魄”=“灵”,有明聪的之能。魂+魄=神+灵=天德(明聪慧圣)心:1.一人之身,血气和则夫妇,心得其正,百体从令而君臣。故心也者,含天德、君百体者也。气者,有君道以能统乎血气者也。心对于身体其他部位器官的作用则和“君”是相类似的,起着统帅和支配的地位。“气”与“血气”的关系等同于“心”与“百体”的关系。2.人之神明出于心,中正无邪,其明德与天地合也。意思是心是整个人思维的发源地,神明是中正(全善),无丝毫杂念(即私心),那么它的德性就和天地(德性)相吻合了。生生:(???)1.生生者,化之源;生生而条理者,化之流。分者其进,合者其止;进者其生,止者其息。生者动而应求,立乎至博;息者静而自正,立乎至约。博,故与为条理也。约,故与为统会也。草木之根干枝叶花实谓之生,果实之白全其生之性之谓息。君子之学也如生,存其心以和天地之心如息。为息为生,天地所以成化也。“生生”有两层含义:一是万事万物的运动变化;二是仁爱。这句话是说,2.是故生生者,化之源;生生而条理者,化之流。动而输者,立天下之博;静而藏者,立天下之约。博者其生,约者其息。生者动而其出,息者静而自正。至动而条理也,自静而有本也。卉木之枝花实谓之生,果实之白全其生之性之谓息君子之学也如生,存其心以和天地之心如息。为息为生,天地所以成化也。3.生生,仁也,未有生生而不条理者也。条理之秩然,礼至著也;条理之截然,义至著也,以是见天地之常。三者咸得,天下之懿德也,人物之常也;故曰:继之者善也,言乎人物之生,其善则与天地继承不隔者也。生生,仁也。包含着与仁爱、条理,且人物之生与天地之大德相联系,而这并不是断隔的关系。4.易曰:天地之大德者生。气化之品于物,可以一言尽也,生生之谓欤!观于生生,可以知仁;观于其条理,可以知礼;失条理而能生生者,未之有也,是故可以知义。礼也,义也,胥仁之显乎!若夫条理得于心,其心渊然而条理,是为智;智也者,其仁之藏乎!生生之呈其条理,显诸仁也,惟条理,是以生生,藏诸用也。显也者,化之生于是乎见;藏也者,化之息于是乎见。生者,至动而条理也;息者,至静而用神也。花木之枝(株)叶花实,可以观夫生;果实之白,全其生之性,可以观夫息。是故生生者之谓仁,元也;条理之谓礼,亨也;察条理之正而断决于事之谓义,利也;得条理之毕而藏于中之谓智,贞也。天地对于万物的大德,就是生生。观察研究生生,是可以知仁的含义。观察条理,可以了解礼。了解条理与生生不可分割,可以知义。条理得于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