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实验微生物.doc

发布:2018-07-28约1.19万字共1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实验一 微生物培养基的配制和灭菌及空气中微生物的认识 一.实验目的: 1、 2、 3、 4、 二.实验原理: 培养基是按照微生物生长繁殖或积累代谢产物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用人工方法配制而成的一种基质。它包括碳源、氮源、能源、生长因子、无机盐和水六类营养要素。由于不同微生物细胞组成不同,因而所需营养基质不同,为了分离、培养和鉴定不同的微生物,必须根据其需要,配制合适的培养基。 培养基的种类繁多,根据培养基的成分、物理性状不同,可分为天然培养基、合成培养基、半合成培养基、固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 灭菌是指应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杀灭物体表面和内部一切微生物营养体、芽孢和孢子。灭菌方法很多,可分为加热、过滤、照射和化学药品法等。 常用加热灭菌法: 1、干热灭菌: 用火焰烧灼或电热干燥箱内高温热空气灭菌 2、湿热灭菌 ⑴高压蒸汽灭菌法 ⑵间歇灭菌法 ⑶煮沸消毒法 三、实验材料 每组同学需要准备以下材料(14人/组): 小试管:2115*150mm) 培养皿:60ф9cm) 移液管:15(1000ml)、1支(10l) 三角玻璃棒:2 瓷缸1个(1000ml) 三角瓶:3500ml)、1个(250ml)、2个(100ml) 量筒:1100ml) 玻棒:1 分液漏斗:1 药匙:2 标签贴纸:1 记号笔:1 四、实验步骤 培养基的制备过程 称量---溶解----调节pH值----过滤----分装及包扎----灭菌----灭菌后试管摆放斜面 1.称量 按照培养基配方,准确称量各成份放于瓷缸中。 5 g 蛋白胨 10 g NaCl 5 g 蒸馏水 1000 ml 琼脂 g (另称于三角瓶中) 2N NaOH配制: 1.量取80ml去离子水置于100-200ml塑料杯中。 2.称取8g NaOH小心地逐渐加入到烧杯中,边加边搅拌。 3.待NaOH完全溶解后,用去离子水将溶液定容至于100ml。 4.将溶液转移至塑料容器中后,室温保存。 2.5N HCL配制: 1.在78.4ml的去离子水中加入21.6ml的浓盐酸,均匀混合。 2.室温保存。 2.溶解 向上述瓷缸中加入所需要的水量,搅拌使其溶解。如是配制固体培养基,在琼脂的熔化过程中,需不断搅拌,并控制火力不要使培养基溢出或烧焦。待完全熔化后,补足所失水分。 3.调节pH值 用玻璃棒沾少许液体,测量PH值。用氢氧化钠和盐酸调节PH。 4.过滤 用滤纸或多层纱布过滤,一般无特殊要求可省去。 5.分装及包扎 根据不同的需要,可将制好的培养基分装入试管内(用分装漏斗)或三角瓶内,管(瓶)口塞上棉塞。最后用牛皮纸将棉塞部分包好。 6.无菌水的制备 无菌水为下一次微生物分离实验中所需要的材料。250mL三角烧瓶(装有玻璃珠),分别装自来水90mL和100mL,塞上棉塞,包扎、灭菌备用。 7.灭菌:高压蒸汽灭菌,1210C灭菌30分钟。 操作过程 加水à装锅à盖盖à加热à当压力升为0.5kg/cm2时排放冷空气à正式升压à保压(1.1kg/cm2,121℃,保持20-30min)à停止加热à自然降压至零à排放余汽à开盖à取出灭菌物品à趁热摆斜面à检验灭菌效果。 8. 灭菌后试管摆放斜面 当培养基冷却至50℃左右时,将试管带棉塞的一端搁在一根木棒上。搁置的长度要合适,使培养基形成的斜面的长度不超过试管总长的一半。 注 意 事 项 1、称取药品时严防药品混杂,一把牛角匙称一种药品; 2、蛋白胨极易吸湿,称取时动作要迅速; 2、配制固体培养基时,先将其他药品加热溶解到快沸时,再将称好的琼脂加入,继续加热至琼脂完全熔化,此过程要不断搅拌,以免琼脂糊底,并控制火力,防止沸腾外溢; 4、分装量根据试管大小和实际需要而定,固体培养基装量约为管高的1/5,液体培养基的装量约为管高的1/4,三角瓶的装量不超过瓶体的1/2 ; 5、分装过程中注意不要将培养基沾在管(瓶)口上,以免沾污棉塞而引起污染。 9.倒平板的方法 将培养基加热融化,待冷却至55-60 0C时,倒平板。 每个培养皿中倒入15-20ml,铺平,制成平板。 倒好的平板在超净台里吹去冷凝水备用。 10.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观察 在牛肉蛋白胨平板上作如下实验: ①用未洗过的手指头在平板是涂抹 ②用肥皂洗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