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湖南省2017年中考历史教材知识梳理模块三中国现代史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课件.ppt

发布:2017-07-31约字共2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首页 尾页 主题概括 考点速记 聚焦湖南中考 目录 拓展提升 首页 尾页 * 首页 尾页 主题概括 考点速记 聚焦湖南中考 目录 拓展提升 模块三 中国现代史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正确 探索 第一个 五年计划 三大改造 错误探索 “大跃进”和 人民公社化运 动开始 文化大革命 1953年 1954年 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 1956 年底 1957 年底 1958年 1966年 1976年 主题概括 总体特征: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建设在 探索中前进,成就与失误并存。 一大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部社 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正确探索:“一五”计划(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 进)、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探索中的失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造成严重经济困难)、文化大革命(民主法 制遭到践踏) 模范人物:邓稼先(“两弹元勋”)、王进喜 (“铁人”)、焦裕禄(“党的好干部”“县 委书记的好榜样”)、雷锋(“解放军好战 士”) 考点速记 考点1 第一个五年计划(识记) 时间:1953~1957年底 背景:(1)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到1952年国 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 (2)我国的工业水平很低,工业基础薄弱, 门类不全。 基本任务:(1)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 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2)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 和商业; (3)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建设成就: (1)工业方面:①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建成投产。1956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②东北工业基地形成, 沿海工业基地得到加强, 华北和西北也建立了一批新的工业基地; (2)交通方面: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密切了祖国内地同边疆的联系,也便利了经济文化的交流。 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示意图 工业布局的特点:重工 业主要分布在东北 地区。 意义:第一个五年计划 使我国开始改变工 业落后的面貌,向 社会主义工业化迈 进。 【考点点拨】第一个五年计划主要涉及的是经济领域;三大改造发生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是为了变革生产关系,是为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经济建设服务的。 【热点链接】2016年10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推进会议,部署进一步推动东北振兴工作。 备考指导:1953~1957年的“一五”计划,建成了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预计会成为2017中考命题热点。应重点掌握“一五”计划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以及取得的重大成就。 考点2 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识记) 颁布(时间、 机构):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 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014长沙17] 内容: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 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根本政治制度为人 民代表大会制度。 性质: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意义: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充分表达了人民的意志,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 重要的成果之一。 考点3 三大改造(识记) 时间:1953~1956年底 内容: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 工商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一场 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形式与政策:(1)农业:农业合作化 (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2)手工业:手工业合作化 (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3)资本主义工商业:公私合营,对资本家占有 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 是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农民申请加入农业合作社 成果:(1)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 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 社; (2)1956年,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 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3)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 实质: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成社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