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史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2025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教材梳理 (48张PPT).pptx
中国现代史;;;;;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标志着人民代
表大会制度的确立,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1953—1956
年,国家进行三大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
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
段。两者都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建设成就。;;第
一
个
五
年
计
划;第
一
个
五
年
计
划;第
一
个
五
年
计
划;第
一
个
五
年
计
划;人
民
代
表
大
会
制
度
的
确
立;人
民
代
表
大
会
制
度
的
确
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历史解释——五年计划。
后改称五年规划,全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
规划纲要,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属长期计划。主要是
对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
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
●家国情怀——认识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内涵及意义。
(1)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主要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
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
度等。;(2)意义: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
协商制度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是中国人民长期奋斗的成果和
历史选择,保证了中国政治体制的正常运转,有利于调动全国人民的积
极性,必须坚持和发展。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建
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证,符合各民族
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发展要求。;;考点二三大改造
2022年版新课标:了解“三大改造”,理解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重
要意义。;内容;内
容;内
容;结果;●历史解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还比较落后、商品经济还不够发达的条件下,建
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开始于三大
改造的基本完成。;●家国情怀——理解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意义。
(1)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实现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为实现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3)是我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奠定了新中国以后一切
进步和发展的基础。;考点三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2022年版新课标:知道中共八大;了解“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
动等错误与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认识这一时期取得的政治、
经济、外交、国防、科技等成就及其具有的开创性、奠基性意义;了解
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贡献,认识毛泽东思想的
重要指导意义。了解以王进喜、雷锋、钱学森、邓稼先、焦裕禄等为代
表的广大干部群众艰苦奋斗的事迹。了解“文化大革命”的严重危害及
主要教训。;艰
辛
探
索;艰
辛
探
索;;建
设
成
就;“文
化大
革命”;●家国情怀——认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时期取得的
成就的意义。
(1)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为实现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2)初步形成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现
代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3)这些巨大成就以及中国人民在建设新国家中表现出来的艰苦奋
斗、奋发图强的精神面貌,在新中国历史上具有开创性、奠基性意义。;●唯物史观——了解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
贡献。
(1)领导进行土地改革,作出抗美援朝决策,巩固了新生的中华人民
共和国。
(2)领导实施“一五”计划,推动中国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3)领导进行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
度。
(4)推动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
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5)作《论十大关系》报告,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
题》,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宝贵经验和理
论准备。;(6)系统地论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推动了社会主义
文化事业的发展。
(7)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取得一系列外交成就,提高了中
国国际地位。
(8)重视发展尖端科学技术,如“两弹一星”,加强和巩固了国防。;●家国情怀——认识毛泽东思想的重要指导意义。
(1)毛泽东思想是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
(2)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结合新的实际,丰富
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提出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思想,如正
确处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十大关系,在党与民主党派的关系上实行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等,至今仍有重要指导意义。
(3)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穿于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方
法,体现为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