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最后一分钟详解.ppt

发布:2019-08-07约1.85千字共4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叩问:真诚热切地询问 可以叩问香港为何要走过150年的艰辛才回到祖国的怀抱;可以叩问香港在游离母亲的这段时光走过了多少风风雨雨……) 午夜。香港, 让我拉住你的手, 倾听最后一分钟的风雨归程。 听你越走越近的脚步, 听所有中国人的心跳和叩问。 学习第二节 体验仪式中的自豪: (1)盼啊,盼啊,这激动人心的时刻终于来到了,庄严的政权交接仪式开始了,让我们全体起立,重温那激动人心的时刻。 (2)、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什么?镜头上哪一幕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看,作者给我们捕捉了一些特写镜头,镜头上都有什么呢? (4)、指名读第二节。应该读出什么样的语气?(激动高昂) (旗帜、旗杆、寂静的场面、微微颤抖的嘴唇、在泪水中一遍又一遍轻轻呼喊) 香港包括香港岛九龙和新界,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 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国门. 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永久割让香港岛. 1856年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1860年英国迫使清政府缔结《北京条约》,永久割让九龙半岛尖端. 1898年英国又乘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之机,逼迫清政府签订 《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行租借九龙半岛大片土地以及二百多个岛屿(后统称“新界”),租期99年,1997年6月30日期满. 1997年7月1日这一天,已作为值得人们永远纪念的日子载入史册。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回归祖国,标志着香港同胞从此成为了祖国这块土地上的真正主人,香港的发展从此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香港回归后,中央人民政府负责管理香港的外交事务和防务,中国政府坚定不移地执行了“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基本方针,香港特区政府和人民在中央人民政府及全国人民的全面支持下,克服了亚洲金融危机等困难,保持了香港的高度繁荣与快速发展,继续发挥着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作用。 今天,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回到那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午夜,一起来感受香港回归“最后一分钟”的激动。 最后一分钟 作者:李小雨 一九九七年六月三十日午夜将至,英国旗徐徐降下 米字旗徐徐降下…… 手捧刚刚降下的英国国旗,彭定康神情黯然 1997年7月1日英军卷旗走人 五星红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冉冉升起 0点40分, “不列颠尼亚”号驶离港湾,消失在南海夜幕中 7月1日凌晨,天安门广场万众欢腾,喜迎香港回归祖国 思考.“最后一分钟”具体指哪一分钟? (1997.6.30.23:59---1997.7.1.00:00) 叩 刹 硝 髓 铸 (xiāo) (kòu) (叩问) (chà) (刹那) (硝烟) (zhù) (铸造) (suǐ) (骨髓) 悄然落地 (qiǎo) 叩问: 脊梁: 硝烟: 骨髓: 真诚热切地询问。 即脊背,人或动物背上中间的骨头。常被比喻为气节、骨气。 炸药爆炸后产生的烟雾。 骨头空腔中柔软像胶一样的物质。诗中“那深入骨髓的伤痛”是说列强的侵略耻辱给中国人民造成了刻骨铭心难以忘怀的伤痛。 自由读课文,说说全文写了几节? 想想每节诗主要讲了什么? 第一小节是全诗的引子,作者把香港拟人化了,就像是亲人谈心似的,去“倾听最后一分钟的风雨归程”。 第二小节表达了人们眼望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与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冉冉升起时,无比激动无比自豪的心情。这种情感,作者是通过一些特写镜头的描述来真切表现的,如“旗帜”,“旗杆”,“寂静”的场面,“微微颤抖的嘴唇”,“在泪水中一遍又一遍轻轻呼喊”等。 第三小节主要是讲作者联想到了香港的屈辱历史,联想到了鸦片战争以来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表达了如今扬眉吐气的欢欣鼓舞。 第四小节是说香港从此掀开了历史的新篇章,作者用热情、奔放的语言,表达了对香港回归祖国的热情欢迎和对香港美好未来的深情祝福。 午夜。香港, 让我拉住你的手, 倾听最后一分钟的风雨归程。 听你越走越近的脚步, 听所有中国人的心跳和叩问。 学习第一小节 1、“让我拉住你的手”“听你越走越近的脚步”作者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拟人,作者把香港当作久别重逢的亲人,就像跟亲人谈心似的,表现了香港就要回归祖国时所有中国人都在满怀激情地迎接这一时刻的到来。 2、“叩问”的意思是?所有中国人叩问的是什么?请同学们轻轻地读最后一句。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