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蒿琥酯抗肿瘤作用研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前 言 1.青蒿类药物简介 青蒿素是1972年我国中医研究院从青蒿中分离出的活性物质 以后我国科学家成功研制了比青蒿素抗疟疾作用更强的双氢青蒿素和青蒿琥酯等多种青蒿素类药物。 近年研究发现青蒿素类药物具有抗肿瘤作用。 青蒿素类药物的化学结构特点: 含有过氧化物桥结构(C-O-O-C)。 Molt-4: 人淋巴母细胞白血病细胞株 我们设想: 全铁转铁运蛋白 + 青蒿琥酯 进行抗肿瘤实验 实 验 目 的 观察全铁转铁蛋白与青蒿琥酯联合在体内、体外的抗肿瘤作用。 实验分为两个部分: 体外------细胞学 体内-------动物学 细胞学实验----材料 肿瘤细胞株: HCT-8(人结肠癌细胞株) K-562(人红白血病细胞株) MCF-7(人乳腺癌细胞株) 试剂: RPMI 1640 胰蛋白酶 MTT(噻唑兰) DMSO(二甲基亚砜) 5-氟脲嘧啶(5-Fu) 青蒿琥酯 细胞学实验-技术路线 细胞学实验---统计学处理 IC50计算 使用SPSS软件包的概率单位法(Probit) 组间比较 t 检验。 动 物 学 实 验 动物实验---材料 瘤株: 小鼠肉瘤S-180。 动物: 昆明种小鼠(BALB/c–nu裸小鼠),体重18~22g,雌雄不限,在同一批试验中使用性别相同的小鼠。 药物: 青蒿琥酯 环磷酰胺(CTX) 动物学实验-技术路线 动物学实验----统计学处理 数据分析 使用SPSS V10.0 各实验组与阴性对照组及CTX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 细胞学—— 实验结果与讨论 结论 1 1mg/ml浓度全铁转铁蛋白具有促进HCT-8、K562及MCF-7细胞生长的作用 恶性肿瘤细胞生长繁殖速度快,需要大量的Fe3+ 肿瘤细胞表面的转铁蛋白受体(TFR)高表达。 结论 2 青蒿琥酯在体外对HCT-8、K562及MCF-7细胞有明显的杀伤作用 结论 3 全铁转铁蛋白不能明显增强青蒿琥酯对HCT-8、K562及MCF-7的杀伤作用 与Henry等的研究结果不一致 与Henry等的研究的相似点: 药物类似:化学结构、抗疟疾作用、毒副作用以及抗肿瘤作用 细胞株:同为人恶性肿瘤细胞株 使用的培养液相同: RPMI 1640 加入的全铁转铁蛋白浓度相同--- 1ug/ml=12.6uM 结果不同,Why? 我们的分析 青蒿琥酯的抗肿瘤作用机制可能不是铁离子介导的过氧基断裂产生大量的氧自由基而杀死肿瘤细胞,而可能是其他机制。 全铁转铁蛋白为肿瘤细胞提供了生长繁殖所需的Fe2+----促进生长 青蒿琥酯杀伤肿瘤细胞----抑制生长 联合使用----作用相互抵消 理由 一 人骨髓中的造血细胞、粘膜上皮细胞均生长快、代谢旺盛,其细胞内Fe2+的含量高。而动物学研究及临床实践发现青蒿素类药物很安全,没有发现有明显的骨髓抑制和粘膜损伤。 说明青蒿素类药物不是直接与Fe2+发生反应而释放出大量氧自由基。 理由 二 至今只有两篇报道全铁转铁蛋白显著增强双氢青蒿素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的文献,分别是: 1、1995年Henry Lai和Narendra P. Singh的 Selective cancer cell cytotoxicity from exposure to dihydroartemisinin and holotransferrin. 2、2001年Narendra P. Singh和Henry Lai的Selective toxicity of dihydroartemisinin and holotransferrin toward human breast cancer cells. 而上述2篇文献的作者均相同。 近10年未再见有类似报道。 结论4 青蒿琥酯在体内对S180肉瘤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 结 论 1 浓度为1mg/ml的全铁转铁蛋白有促进HCT-8、K562和MCF-7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 2 青蒿琥酯对人肿瘤细胞株HCT-8、K562和MCF-7具有一定的体外抑瘤作用,IC50值为1.99~10.54μg/ml。 3 我们发现加用浓度为1mg/ml的全铁转铁蛋白不能增强青蒿琥酯对HCT-8、K562和MCF-7瘤株的生长抑制作用。 4 腹腔注射青蒿琥酯对小鼠S180肉瘤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致 谢 感谢xxxxxxxx 谢 谢 ! 细胞学实验-技术路线 动物学实验-技术路线 与阴性对照组比较 P0.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