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论哥特式建筑的艺术特色.doc

发布:2017-05-06约1.62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论哥特式建筑的艺术特色 秦倚天 ?摘要关键词;;;风格特哥特式建筑的起源11世纪下半叶,哥特式建筑首先在法国兴起。当时法国一些教堂已经出现肋架拱顶和飞扶壁的雏型。一般认为第一座真正的哥特式教堂是巴黎郊区的圣丹尼教堂。这座教堂四尖券巧妙地解决了各拱间的肋架拱顶结构问题,有大面积的彩色玻璃窗,为以后许多教堂所效法。 法国哥特式教堂平面虽然是拉丁十字形,但横翼突出很少。西面是正门入口,东头环殿内有环廊,许多小礼拜室成放射状排列。教堂内部特别是中厅高耸,有大片彩色玻璃宙。其外观上的显著特点是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尖塔和尖顶,西边高大的钟楼上有的也砌尖顶。平面十字交叉处的屋顶上有一座很高的尖塔,扶壁和墙垛上也都有玲珑的尖顶,窗户细高,整个教堂向上的动势很强,雕刻极其丰富。 西立面是建筑的重点,典型构图是:两边一对高高的钟楼,下面由横向券廊水平联系,三座大门由层层后退的尖券组成透视门,券面满布雕像。正门上面有一个大圆宙,称为玫瑰窗,雕刻精巧华丽。法国早期哥特式教堂的代表作是巴黎圣母院。 在12—15世纪,城市手工业和商业行会相当发达,城市内实行一定程度的民主政体,市民们以极高的热情建造教堂,以此相互争胜来表现自己的城市。另外,当时教堂已不再是纯属宗教性建筑物,它已成为城市公共生活的中心,成为市民大会堂、公共礼堂,甚至可用作市场和剧场。在宗教节日时,教堂往往成为热闹的赛会场地。 当时哥特式中的肋架拱项和飞扶壁的趋势已经出现在法国一些教堂建筑中。圣丹尼教堂一般被认为是法国第一座真正的哥特式教堂。在这座教堂的建造过程中,彩色玻璃窗被大面积的应用以取代罗马式风格的墙壁,并且以往在关于肋架拱面的结构问题上也得到了很好的解决。这种新奇的建筑风格在后来也在多所教堂的设计建造中被使用。由于哥特式建筑的标志物为“尖拱”, 所以哥特式的建筑风在其初期被称为“尖拱式。 二  三、   1、外部特征 哥特式建筑特别是教堂,外观的基本特征是高而直,其典型构图是一对高耸的尖塔,中间夹着中厅的山墙,在山墙檐头的栏杆,大门洞上设置了一列布有雕像的凹龛之间是象征天堂的圆形玫瑰窗。西立面作为教堂的入口,有三座门洞,门洞内都有几层线脚,线脚上刻着成串的圣像。所有墙体上均由垂直线条统贯,一切造型部位和装饰细部都以尖拱,尖劵,尖顶为合成要素,所有的供劵都是尖尖的,所有门洞上的山花,凹龛上的华盖,扶墙上的脊边都是尖耸的,所有的塔,扶墙和墙恒上端都冠以直刺苍穹的小尖顶。与此同时,建筑的立面越往上越划分细巧,形态和装饰越见玲珑。这一切,都使整个教堂充满了一种超凡脱俗,腾跃迁升的动感与气势。这种气势将基督教的“天国理想”表现尤为生动具体,也显示出中世纪高超的建筑技术。 2、内部空间 在哥特式建筑中,尖劵与小拱的大量使用,赋予了空间与结构以极大的灵活性,同时也为教堂的艺术风格带来了新奇的格局。哥特式教堂的平面一般仍为拉丁十字形,但中厅窄而长,瘦而高,教堂内部导向天堂和祭坛的动势都很强,教堂内部的结构全部裸露,近于框架式,垂直线条统帅着所有部分,使空间显得极为高耸,象征着对天国的憧憬。束状的柱子涌向天顶,像是一束束喷泉从地面喷向天空;有时像是森林中一棵棵挺拔的树干,叶饰交织,光线就从枝叶的缝隙中透进来,启示人们以迷途中的光明,每当阳光从布满窗棂间的彩色玻璃照射进来时,整个教堂的空间便弥漫着迷离与幽幻,教堂仿佛就是天堂。此种气氛已尽显了基督教的精神,而这种气氛的形成,又无疑得益于尖劵,尖拱及空间结构等技术。 四、结语    . 哥特建筑——“上帝即光”.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8 ②黄丽.哥特式教堂建筑艺术浅析.艺海,2009,11. ③陈志华. 外国建筑史.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1 ④刘轩.论哥特式建筑的装饰风格特色.新课程,2010,8. ⑤张颜媛.浅谈哥特式建筑的发展.大江周刊(论坛)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