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创新与发展(建筑设计及理论论文资料).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创新与发展(建筑设计及理论论文资料)
文档信息
:
文档作为关于“建筑或环境”中“工程造价”的参考范文,为解决如何写好实用应用文、正确编写文案格式、内容素材摘取等相关工作提供支持。正文5906字,doc格式,可编辑。质优实惠,欢迎下载!
目录
TOC \o 1-9 \h \z \u 目录 1
正文 2
文1: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创新与发展 2
1建筑工程监督管理的现状和问题 2
1.1相关政策和法规还不完善 2
1.2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机构定位不明确 3
1.3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形式单一 3
1.4监管人员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 3
2建设工程监督管理的创新 4
2.1完善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法规和标准 4
2.2进一步明确监督管理机构的职责 4
2.3改进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形式 5
2.4加强工程质量管理队伍建设 5
2.5推行工程质量监督信息化建设 6
3结束语 6
文2: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思考论文 6
1我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 7
1.1现行质监体系不完善。监督技术落后 7
1.2质量监督责任不明确 7
1.3监督机构的监督方式单一,无法实现全面监控 7
1.4质监人员素质不高,执法不严 8
2质量监督工作的主要内容 8
3如何加强质量监督 9
3.1建立行为监督与实物监督并重的监督运行机制 9
3.2尽快丰富工作手段,提升技术含量 9
3.3建立质量监督告知制度 9
3.4建立集体监督机制 10
3.5建立预见性、服务性的质量监督模式 10
4结束语 10
参考文摘引言: 11
原创性声明(模板) 11
正文
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创新与发展(建筑设计及理论论文资料)
文1: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创新与发展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质量是工程建设的核心,建设工程质量关系到人民的利益和生命财产的安全。我国的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经过多年的发展,监管体系已逐渐成型,推动工程质量的显著提升。众所周知,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目前建设工程质量监管工作仍不能完全适应市场变化的需要,监管体制中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论述了建筑工程监督管理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当前监管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创新发展工作思路来应对新形势挑战的想法,以供同行们商榷。
1建筑工程监督管理的现状和问题
由于多重因素相互影响,监管体制中仍存在待需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1相关政策和法规还不完善
目前,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主要依据是国家和地方有关的政策、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等。由于政策和法规不够健全,变动周期短,变动范围大,缺乏连续性。一是监督管理所参照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对于施工企业的不良行为,所参照的法律法规与现实情况差别较大,缺乏适度可行的处罚依据。二是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由于相应的新规范和新标准还未出台,使得质量监督标准没有及时跟上形势的变化。三是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建设和施工企业变动性和流动性增强,缺乏有效措施,质量责任难以追究。
1.2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机构定位不明确
质量监督机构的性质、监督内容、监督方式还需要进一步明确和规范。监督工作有时与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的质量责任混淆。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可以由政府有关部门自己履行,也可以委托合格的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执行。监督机构究竟是行政执法单位还是专业技术部门,监督人员是政府雇员或者是专业技术执业人员。监督机构的行政职能不完整,仅有质量监督的执法检查权,而没有行政处罚权,造成发现问题时只能采取停工整改等少数措施,执法无威慑力。监管机构和监管人员的性质与地位不能准确定位,造成了监管内容和监管方式不统一,监管效率不高。
1.3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形式单一
主要采取抽查监督的方法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对于发现的质量问题进行处罚的单一模式。特别是由于信用制度等一些有效保证工程质量的市场手段没有完全建立和运用,造成建设、施工企业在质量管理方面对政府的依赖性强,缺乏提高质量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1.4监管人员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
主要表现在人员素质不高、行为不规范、工作不到位、把关不严格等四个方面。现有质监人员的素质,人才结构有缺陷,高级职称人员偏少,新进人员缺乏施工现场的实际工作经验,大多数人并未发挥出与其学历相适应的作用。质监在技术上的专业性尚未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有的专业不对口,存在专业结构配备不齐,专业人才青黄不接的现象。
2建设工程监督管理的创新
当前,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工程建设规模不断增大,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