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五章--生产理论.ppt

发布:2024-10-10约4.21千字共3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生产者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必须要考虑两个的问题:一是投入和产出之间的物质技术关系,力争用最少的投入取得最大的产出。二是成本和收益之间的关系问题,力争用最小的成本取得最大的收益,以获得最大利润。第一节生产函数概述一、生产要素与生产函数1.生产、生产要素与产出生产是指把投入转变为产出的活动。投入指生产中所使用的一切生产要素的总和。生产要素主要包括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才能四大类。(1)劳动:是指劳动力的数量与质量。劳动力的质量又叫人力资本,体现在劳动者的身体健康、所掌握的知识与生产技能以及纪律性等方面。(2)土地:是指自然资源。(3)资本:有两种含义。第一种含义是资本品,指由企业生产出来并重新投入到生产中去的一切物品。第二种含义是指用来购买资本品或企业的资金。(4)企业家才能:指经营管理企业与创新的能力。产出又称为产量,既包括物质产品,也包括非物质产品或服务(以3次产业分类法为准)。2.生产函数的含义生产函数指产出是各种投入的函数。为了简化分析,假定在生产中只使用劳动和资本两种生产要素。二、技术系数的含义及其种类1.技术系数的含义:生产过程中各要素之间的比例叫做技术系数。2.技术系数的种类(1)固定技术系数:生产中各要素的比例不能改变。(2)可变技术系数:生产中各要素的比例能够变动。三、短期和长期1.短期短期中,至少有一种投入不能随着产量的变动而变动。在短期,要素可以分成两类:固定投入:一类要素不能随着产量的变动而变动,如机器和厂房等。变动投入:另一类要素可以随着产量的变动而变动,如劳动和原材料等。2.长期长期中,所有的投入都可以随着产量的变动而变动。3.短期与长期的划分标准:能否变动全部要素投入(生产规模是否可变)。与时间划分为短期与长期相适应,生产函数可以分为短期生产函数和长期生产函数两种。第二节短期生产函数假定技术不变,厂商仅仅使用劳动与资本两种生产要素生产一种产品。在短期,设资本投入不变,则短期生产函数可写成:或根据该短期生产函数,可以得到总产量、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3种产量概念,它们都是劳动投入数量的函数。一、总产量、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的含义与曲线1.总产量的含义与曲线总产量用TP表示,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生产的产量总和。2.平均产量的含义与曲线是指平均每单位变动投入所生产的产量。劳动的平均产量为:3.边际产量的含义与曲线(1)定义:是指每增加一单位某种投入所增加的产量。边际产量用MP表示,劳动的边际产量为:(2)边际产量递减规律生产要素的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是指在技术水平和其他要素投入固定不变,只有一种要素投入可以变动时,随着该可变要素投入的增加,其边际产量即每增加一单位可变要素投入所增加的总产量越来越少。关于要素的边际报酬递减规律要注意以下3点:第一,要素的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以技术水平和其他要素投入固定不变为前提。第二,随着某种变动要素投入的连续增加,边际报酬的变动会经历递增和递减两个阶段。这是因为各种要素投入之间客观上存在一个最优比例关系。在生产的初始阶段,资本投入过多而劳动投入过少时,增加劳动就能充分发挥资本的潜在效率,导致劳动的边际报酬递增。一旦资本的潜在效率随着劳动的连续增加而充分发挥出来以后,再增加劳动投入,其边际报酬就开始递减。第三,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一样,都是公理,无需证明。二、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1.总产量与边际产量的关系边际产量就是总产量曲线的斜率。2.总产量与平均产量的关系平均产量就是从原点向总产量曲线所作射线的斜率。3.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关系(证明)平均产量最大时,平均产量正好等于边际产量,即边际产量曲线交于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三、一种变动要素的合理投入阶段1.一种变动要素投入阶段的划分根据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变化情况,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平均产量递增阶段;(2)平均产量递减且边际产量大于零的阶段;(3)边际产量小于零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