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明挖基础施工控制要点--.doc

发布:2016-04-24约1.43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8.2.6、明挖基础施工监理质量控制要点 8.2.6.1、基坑开挖 ⑴审核施工方案及复核设计基础埋深条件 ——在基坑开挖前,承包单位应根据地质、水文资料和环保要求,结合现场情况,制定施工方案,确定开挖范围、开挖坡度、支护方案、弃土位置和防、排水等措施,并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同时现场复核基底埋深是否满足抗冻及冲刷要求。 ⑵检查定位放线和开挖边坡支护方法 ——明挖扩大基础开挖前进行基坑定位放线放线时要根据基础的大小、深度、边坡坡度、基坑土质、水文等决定同时要估计到土质的变化,对有可能加深的基坑开挖尺寸要适当加大明挖扩大基础施工最大限度地采用机械开挖。基坑顶做成2%反坡,并疏通排水渠道,疏导水流,防止雨水或其它地表水汇集浸入基坑。基坑设置排水沟和集水井,及时清除积水。基坑排水采用汇水井法排水。开挖中抽水不间断进行,为防止排出的水回流回渗,用胶管或水槽引远。基缘动载1.0m的护道,防止塌壁。 ⑶基底隐蔽检查 ——监理工程师检查基底地质条件和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要求承包单位进行标准贯入、触探仪检测,监理工程师观察和见证检测。并邀请勘察设计单位对桥涵地基全部进行现场确认。当发现基础底面处于软硬不匀地层时,应由勘察设计部门提出处理方案。基底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岩层基底应清除岩面松碎石块、淤泥、苔藓,凿出新鲜岩面,表面应清洗干净,应将倾斜岩面凿平或凿成台阶; ②.碎石类土及砂类土层基底承重面应修理平整,黏性土层基底整修时,应在天然状态下铲平,不得用回填土夯平; ⑷基坑平面位置、尺寸、基底高程检查 检查基坑平面位置、坑底尺寸、基底高程是否满足设计和施工工艺设计要求。基底高程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的规定。要求承包单位对每个基坑检查不少于5处,监理工程师抽查。 ⑸检查基底处理和排水情况 检查基底处理和排水情况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挖至标高的土质基坑,不得长久暴露,扰动或浸泡。符合要求后,立即进行基础施工。 8.2.6.2、钢筋加工绑扎 ——钢筋在加工场集中加工,运至现场绑扎,钢筋的加工和绑扎严格按照设计和施工规范规定施工。主筋采用闪光对焊,钢筋绑扎完后,经工程师检验合格,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混凝土温度测量和控制 混凝土为大体积混凝土根据构造物尺寸、环境温度、及浇筑工艺的不同,选取有代表性的结构使用大体积混凝土循环测温仪,及时掌握混凝土内部温度、表层温度,并绘制温度曲线图。当发现混凝土浇筑温度、内外温差或降温速率出现异常时,应及时处理。 混凝土拌合阶段通过降低材料温度、改进搅拌机投料顺序等措施来降低混凝土出机温度。 浇筑阶段通过降低运输容器温度,适当选择浇筑时间,分层浇筑等技术措施来降低混凝土温度。 养护阶段通过内部降温或外部升温、保温、提高养生水温等措施,使混凝土核心温度、表面温度、外界温度差值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 大体积混凝土尚应避免水化热产生过大的内外温差,经过计算必要时在墩身内预埋冷却管,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度。实施过程中,根据实测混凝土芯部温度,确定参数,调整冷却水管的水平布设间距、竖向间距及管内流速,确保混凝土芯部温度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M10 浆砌片石回填至基岩面;对台后设过渡段的桥台,台后及两侧基坑用级配碎石土掺3~5%水泥回填。台前基坑及桥墩基坑用原状土夯实回填。 ——监理工程师检查基坑回填料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检查M10 浆砌片石回填、级配碎石土掺3~5%水泥回填及原状土回填夯实是否符合有关规定。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