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全国新课标1卷与福建卷考查差异比较研究-立体几何部分.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三、命题风格差异比较 评析:本题以正方体和球为载体,既不是“接”,也不是“切”,经过空间想象和推理论证,可将问题转化为球的截面问题。考查的是基本知识,但对考生的能力提出较高的要求。 三、命题风格差异比较 评析:本题考查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解题时须先将三视图还原,在此过程中,需要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论证能力相互印证,是一道典型的以能力立意的试题。 三、命题风格差异比较 小结:从选择题和填空题看,福建卷的试题一般以知识立意,试题难度不大;全国卷的试题一般以能力立意,突出对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论证能力的考查,难度较大。 福建卷对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论证能力的考查力度明显弱于全国卷。 三、命题风格差异比较 本题主要考查直线与平面位置关系等基础知识,考查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论证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运算求解能力,考查函数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以及化归与转化思想。是当年的理科压轴题。 本题主要考查直线与平面位置关系、锥体体积等基础知识,考查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论证能力和运算求解能力,考查数形结合思想以及化归与转化思想。 本题主要考查直线与平面位置关系、二面角等基础知识,考查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论证能力和运算求解能力,考查化归与转化思想。 本题主要考查直线与平面位置关系、锥体体积等基础知识,考查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论证能力和运算求解能力,考查化归与转化思想。 三、命题风格差异比较 小结:从解答题看,福建卷赋予立几题较大的选拔功能,甚至放在压轴题的位置,试题试图通过与不等式等知识交汇来达到选拔的目的。 全国卷的题目显得比较“干净”,专注于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论证能力以及运算求解能力的考查,试题比较常规,难度略低于福建卷。 1、加强对三视图、球的训练力度; 四、应对策略 2、加大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特别注意与推理论证 能力的综合; 3、适度控制解答题的训练难度; 4、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感谢聆听 欢迎指正 * 泉州五中 徐明杰 立体几何部分 名师简介: 徐明杰,男,教育硕士,中学高级教师,福建省特级教师,泉州市教育学会数学教学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教育学会数学教学委员会理事,承担多个省级以上课题的研究任务,发表CN论文近三十篇,出版专著一本,现任教于泉州五中。 徐明杰 高级教师 泉州五中 一、考查内容与要求:细微差别 教育部考试中心:《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 考试大纲》 福建省教育考试院:《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 一考试福建省考试说明》 文科:立体几何初步 理科:立体几何初步,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考查主要内容 1、立体几何初步 ①空间几何体 ②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定义,判定定理,性质定理,证明) 2、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①空间向量及其运算 ②空间向量的运用 考查内容差异之一: 空间几何体部分 福建:了解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 全国:会用平行投影与中心投影两种方法画出简单空间图形的三视图与直观图; 解读:行为动词“会用”属于“了解”的层次,考试大纲(全国)的表述更清晰。 空间几何体部分 福建:了解球、棱柱、棱锥、台的表面积和体积 的计算公式(不要求记忆公式)。 全国:了解球、棱柱、棱锥、台的表面积和体积 的计算公式。 解读:试卷上已提供相关公式。 考查内容差异之二: 空间几何体部分 福建:能运用公理、定理和已获得的结论证明一 些空间位置关系的简单命题。 全国:能运用公理、定理和已获得的结论证明一 些空间图形的位置关系的简单命题。 解读:无实质性差别。 考查内容差异之三: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部分 福建:了解向量方法在研究几何问题中的应用。 全国:了解向量方法在研究立体几何问题中的应 用。 解读:从字面上理解,福建的要求不仅限于立体几何,但由于本部分是研究空间向量,所以可以认为两种表述并没有实质性差异。 考查内容差异之四: 二、考查分值比较 近五年文史福建卷考查情况: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15 正方体中元素计算 4 三视图 ? 3 圆柱侧面积 9 三视图 20 线面垂直,四棱锥体积(四棱锥) 19 线面垂直,三棱锥体积(长方体) 18 三视图 线面平行,三棱锥体积(四棱锥) 19 线面垂直,三棱锥体积(三棱锥) 20 线面垂直,三棱锥体积(组合体) 填空题一道, 解答题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