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分析试卷41382.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北京化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仪器分析考试试卷
2007年 秋
课程名称: 仪器分析 (A)卷 考试时间: 2小时 闭卷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电位分析法中,基于电子交换反应的电极一般分为四类电极,Ag/Ag+ 属于第________类电极,Ag/AgCl属于第_________类电极,Pt/Fe2+,Fe3+属于第 _________类电极。
2.如果溶液的浓度增大, 则UV吸收曲线中测到的最大吸收波长_______,相应的吸光度______,摩尔吸光系数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 紫外吸收光谱中,由于共轭作用而使吸收峰的波长向长波方向移动的现象称为 。
4.含N个原子的线性分子其振动自由度为 。
5.伸缩振动是使化学键的 发生改变,弯曲振动是使化学键的 改变。
6. 液相色谱的定量分析方法中, 法要求所有组分都能分离并有响应, 法要用待测组分的纯品配制标准曲线等体积进样;内标法是将已知量的内标物加到已知量的试样中测定的方法。
7. 质谱法中,一种是固定磁场H0,连续改变加速电压,此
为 扫描法。另一种是连续改变磁场强度H0,此为磁场扫场法。在磁场扫描法中,增加磁场强度的过程中首先通过狭缝的是最 m/e值的离子。
8. 在气-固色谱柱内,各组分的分离是基于组分在吸附剂上
的 能力的不同,而在气-液色谱中,各组分的分离是基于各组分在固定液中 能力的不同。
9.按分离机理可将离子色谱分为三种,使用低容量离子交换树脂的高效 色谱法;使用高容量离子交换树脂的
色谱法;和使用不含离子交换基团的多孔树脂的
色谱法。
10.在外电场的作用下,带正电的溶液表面及扩散层的阳离子向阴极移动,带动毛细管中的液体一起向阴极移动,这就试毛细管电泳中的 现象。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测定水中微量F-,应选用哪种分析方法?( )
A.重量分析法B.滴定分析法C.电位分析法 D.原子吸收光谱法
2.玻璃膜电极的特点,叙述错误的是( )
A.线性范围宽 B.选择性好 C.内阻较低 D.可用于有色溶液
3. PH玻璃电极的响应机理与膜电位的产生是由:( )
A.氢离子在玻璃膜表面还原而传递电子
B.氢离子进入玻璃膜的晶格缺陷而形成双电层结构
C.氢离子在玻璃膜表面进行离子交换和扩散而形成双电层结构
D.钠离子在玻璃膜中移动而形成双电层结构
4. 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电位选择性系数越大,表明( )。
A. 共存离子的干扰程度越大 B. 共存离子的干扰程度越小
C. 电极的线性响应范围越大 D. 电极的线性响应
5.在电位滴定中,以△E/△V~V作图绘制滴定曲线,滴定终点为( )
A. 曲线突跃的转折点 B. 曲线的最大斜率点
C. 曲线的最小斜率点 D. 曲线的最高点
6.电位法中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电位应与待测离子的浓度( )
A. 成正比 B. 的对数成正比
C. 符合扩散电流公式的关系 D. 符合能斯特方程式
7.在分光光度法中,透过光强度与入射光强度之比(It/I。),称为( )
A.吸光度 B.透光率 C.百分透光率 D.光密度
8.有A、B两分不同浓度的有色物质溶液,A溶液用1.0cm吸收池,B溶液用2.0cm吸收池,在同一波长下测的的吸光度值相等,则它们的浓度关系为( )
A. B是A的1/2 B. A等于B
C.B是A的二倍 D. A和B没有关系
9. 不同类型的化合物, 在极性吸附剂上的出峰先后顺序是( )
A.饱和烃、烯烃、芳烃、醚 B. 醚、烯烃、芳烃、饱和烃
C. 烯烃、醚、饱和烃、芳烃 D. 醚、芳烃、烯烃、饱和烃
10.矿石粉末的定性分析,一般选用下列哪种光源为好( )
A 交流电弧 B直流电弧 C高压火花 D等离子体光源
11.在液相色谱中,常用作固定相,又可作为键合相基体的物质是( )
A. 分子筛 B. 硅胶 C. 氧化铝 D. 活性炭
12.下列四种化合物中,哪一种化合物的分子离子峰为奇数( )
A. C6H6 B. C6H5NO2 C. C4H2N6O D. C9H10O2
1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