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板料的冲压成形工艺.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三章 板料的冲压成形工艺 第三节 板料的成形工序 3)胀形的分类 第三节 板料的成形工序 四、翻边 翻边 外凸的外缘翻边 内凹的外缘翻边 变薄翻边 不变薄翻边 内孔翻边 外缘翻边 根据竖边壁厚变化 1、翻边 :翻边就是在带孔的坯料上获得凸缘的过程。 2、翻边的分类 第三节 板料的成形工序 3、翻边系数Ko Ko=Do/D 其中: Ko:翻边系数。一般地取Ko0.65。 Do:为翻边前的孔径尺寸 D:为翻边后的内孔尺寸 第三节 板料的成形工序 4、翻边的过程控制 1)在翻边过程中,翻边孔的直径不能超过允许值。当零件所需凸缘的高度较大时,用一次翻边成形计算出的Ko值很小时,将无法直接成形,需要采用先拉深、后冲孔、再翻边的工艺来实现。 2)翻边凸模的圆角半径r凸=(4~9)*S。 第三节 板料的成形工序 五、成形、收口和卷板 1、成形: 利用局部变形使坯料或半成品改变形状的过程。主要用于成形板料的加强筋,或增大半成品的局部半径。 第三节 板料的成形工序 2、收口: 使中空件口部缩小的过程。如枪弹药筒的成形。 不同支承方法的缩口模 a)无支承 b)外支承 c)内外支承 第三节 板料的成形工序 3、滚弯 滚弯就是将板材送入可调上辊与两个固定下辊之间,根据上下辊的相对位置不同,对板材施以连续的塑性弯曲成形。主要用于生产直径较大的圆环、圆柱、容器及各种各样的波纹板以及高速公路护板等,尤其是厚壁件。 第四节 冲模的分类及构造 一、冲压模的构造 冲压模具是由模具工作部分(如凸模和凹模)、导向部分(如导柱、导套)、模架部分(如上模板、下模板、模柄等)以及附属部分(如固定板、卸料板、定位零件等)组成。 冲模是板材成形(冲压)生产中必不可少的模具。冲模结构是否合理对冲压生产的效率和模具寿命等都有很大的影响。 第四节 冲模的分类及构造 二、冲压模的分类 冲模按基本结构可分为: 简单模、连续模和复合模三种。 1、简单模 简单模是指在曲柄压力机的一次行程中只能完成一个过程的冲模。如落料模、冲孔模。这种模具结构简单、造价低廉。 第四节 冲模的分类及构造 2、连续模 连续模是指在把两个以上的冲压工序安排在一块模板上,曲柄压力机的一次行程中能完成两个以上的冲压工序的冲模。如落料冲孔连续模。采用这种模具具有很高的生产效率。但在设计模具时要注意各工位之间的距离、零件尺寸、定位尺寸及搭边的宽度等。 第三节 板料的成形工序 1)拉深系数 在拉深工艺设计中,必须知道工件是否可以用一道拉深工序完成,好事需要几道拉深工序才能完成,这关系到拉深工件的质量和经济性。因此,在决定拉深工序次数时,既要使材料的应力不超过材料的强度极限,又要充分利用材料的塑性,使之达到最大可能的变形程度。 在拉深工艺中,常用拉深系数来表示拉深的变形程度。 第三节 板料的成形工序 (1)拉深系数的定义 拉深系数m是以拉深后的直径d与拉深前的坯料D(工序件dn)直径之比表示。 总拉深系数 第一次拉深系数: 第二次拉深系数: 第n次拉深系数: 第三节 板料的成形工序 拉深系数m表示拉深前后坯料(工序件)直径的变化率。 它是衡量拉深变形程度的指标,m越小拉深变形程度越大,坯料被拉入凹模越困难。 由于拉深过程中,材料性能发生变化,故每次拉深系数不能相同,一般情况下拉深系数m必须控制在0.5~0.8范围内。 当产品拉深系数过小时,不能一次成形,可采用多次拉深。并满足: m1<m2<m3<…<mn 第三节 板料的成形工序 (2)影响拉深系数的因素 A 材料的组织与力学性能 C 拉深模具工作部分的尺寸(主要是凸、凹模圆角半径) D 拉深方式: 是否压边?压边时,m可取小值。 E 工件形状和尺寸,拉深次数、拉深速度、摩擦润滑等。 B 板料的相对厚度 [m] 第三节 板料的成形工序 5、拉深变形力的计算 对于筒形件,最大拉深力可按下式计算: Pmax=3(σb+σs)(D-d-r凹)*S 其中: Pmax:为最大拉深力 σb:为材料的抗拉强度 σs:为材料的屈服强度 D:为坯料直径 d:为拉深凹模直径 r凹:凹为拉深凹模圆角半径 S:为材料厚度 第三节 板料的成形工序 6、筒形拉深件毛坯尺寸计算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