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课绪论单片机组成.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嵌入式系统原理及应用 回顾:嵌入式系统结构 课程计划 51单片机原理及应用(22课时) ARM处理器原理及应用(8课时) 嵌入式软件基础(6课时) 学单片机需要具备的基础 微机原理; 电路系统基础; 如果要用C语言编程,需具备一定的C语言基础; 需要的预备知识相对较少; 单片机部分课程提纲 2.1 单片机的发展与应用 2.2 MCS-51单片机组成原理 2.3 MCS-51单片机存储器扩展 2.4 MCS-51单片机指令系统 2.5 输入/输出与中断 2.6 定时器/计数器与应用 2.7 串行接口与应用 2.8 A/D、D/A转换接口 本部分课程参考书目 1.何立民编著,单片机高级教程:应用与设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李广弟编著,单片机基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1 单片机的发展与应用 2.2 MCS-51单片机组成原理 2.3 MCS-51单片机存储器扩展 2.4 MCS-51单片机指令系统 2.5 输入/输出与中断 2.6 定时器/计数器与应用 2.7 串行接口与应用 2.8 A/D、D/A转换接口 2.1.1 微型计算机的应用形态 从应用形态上,微机可以分成三种: ◆单板机 将CPU芯片、存储器芯片、I/O接口芯片和简单的I/O设备(小键盘、LED显示器)等装配在一块印刷电路板上,再配上监控程序(固化在ROM中),就构成了一台单板微型计算机(简称单板机)。 单板机的I/O设备简单,软件资源少,使用不方便。早期主要用于微型计算机原理的教学及简单的测控系统,现在已很少使用。 ◆单片机 在一片集成电路芯片上集成微处理器、存储器、I/O接口电路,从而构成了单芯片微型计算机,即单片机。 三种应用形态的比较 : 系统机(桌面应用)属于通用计算机,主要应用于数据处理、办公自动化及辅助设计。 2.1.2 单片机的发展过程及产品近况 1 单片机的发展过程 ◆性能完善提高阶段 1980年,Intel公司推出了MCS-51系列单片机:8位CPU、4K字节ROM、128字节RAM、4个8位并口、1个全双工串行口、2个16位定时/计数器。寻址范围64K,并有控制功能较强的布尔处理器。? ◆微控制器化阶段 2 单片机产品近况 ◆非80C51结构单片机新品不断推出,给用户提供了更为广泛的选择空间 ,近年来推出的非80C51系列的主要产品有: 2.1.3 单片机的特点及应用领域 1 单片机的特点 ◆体积小、价格低、易于产品化 单片机芯片即是一台完整的微型计算机,对于批量大的专用场合,一方面可以在众多的单片机品种间进行匹配选择;同时还可以专门进行芯片设计,使芯片的功能与应用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在单片机产品的引脚封装方面,有的单片机引脚已减少到8个或更少。 从而使应用系统的印制板减小、接插件减少、安装简单方便。 2 单片机的应用领域 ◆机电一体化产品 ◆实时工业控制 ◆分布式系统的前端模块 ◆家用电器 1. 全盘CMOS化 2. RISC(精简指令集)体系结构的大发展 3. 大力发展专用型单片机(SOC:片上系统) 4. FlashROM程序存储器的广泛应用 5. ISP(在线可编程)技术的应用 6. 单片机的软件驻留 7. 全面功耗管理 (1) 低功耗运行模式;(2) 双时钟技术; (3) 时钟的内部分频,倍频;(4) 动态电压调节(DVS) 1. 硬件系统设计、调试 2. 应用程序设计 3. 应用程序仿真调试 4. 程序固化到Flash,系统脱离宿主机运行 2.1 单片机的发展与应用 2.2 MCS-51单片机组成原理 2.3 MCS-51单片机存储器扩展 2.4 MCS-51单片机指令系统 2.5 输入/输出与中断 2.6 定时器/计数器与应用 2.7 串行接口与应用 2.8 A/D、D/A转换接口 2.2.1 80C51系列概述 1 MCS-51系列 (1)MCS-51是Intel公司生产的一个单片机系列名称。属于这一系列的单片机有多种,如: (2)该系列生产工艺有两种: (3)在功能上,该系列单片机有基本型和增强型两大类: (4)在片内程序存储器的配置上,该系列单片机有三种形式,即掩膜ROM、EPROM和ROMLess(无片内程序存储器)。如: 2 80C51系列 3 80C51典型产品资源配置 80C51的引脚封装 ·2个可编程定时/计数器????·5个中断源,2个优先级 (80C52有6个)????·一个全双工串行通信口????·外部数据存储器寻址空间为64kB????·外部程序存储器寻址空间为64kB????·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