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误用八大类型.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它具有以下特点:
①结构相对定型性;
②意义的整体性;
③形成的历史性;等等。
在语言运用中,成语是相当于一个词的。
成语误用的类型:
望文生义
用错对象
误用褒贬
谦敬错位
搭配不当
表意重复
自相矛盾
不合语境
一、望文生义
致误原因:从字面去简单、肤浅地理解,而未透过字面意义去深刻地理解、推敲其历史语意。或者断“词”取义,错误理解成语中的某些语素而忽略成语意义的整体性。
⑴ 各部门都应有全局观念,那种目无全牛而忽视整体利益的做法是不对的。
⑵在语文老师的严格要求下,我逐渐改正了文不加点的毛病。
(3)在黄山游览,满目青山,进退维谷,苍松凌空,飞泉漱石,让人深知黄山既险且秀的特色。
(4)我叔叔退休后,还呆在厂里帮助大家干一些重活,大家都称他年富力强。
例(1)“目无全牛”原指解剖牛的肢体时,看到的是其各个相连部分的空隙,已不再注意牛的外形,后用来比喻技艺极其纯熟,已达到得心应手的境地。
例(2)“文不加点”中“点”是“涂改”的意思,指文章一气呵成,不用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例(3) “进退维谷”这个成语的实际意义是进退都处于困境之中,进退两难;例句中误用了字面意义,显然是错误的。
例(4)“年富力强”包含两方面的意义,一是年轻,二是力壮。例句只断取“力强”的意义,而忽视了“年富”的意义 。
明日黄花: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
火中取栗:比喻被别人利用去干冒险事,付出了代价自己却得不到好处。
万人空巷: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里出来了。形容盛大集会或新奇事物把居民都吸引来了。
不刊之论: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不为已甚:指对人的责备或责罚要适可而止。
望洋兴叹:原指面对伟大的事物感叹自己的渺小,现多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
因人成事:依靠别人的力量办成事情。?
久假不归:长久借用,不归还。
司马青衫:比喻因遭遇相似而表示的同情。
数典忘祖:查数着典籍却忘记了自己祖先的行事。比喻忘掉根本。或对本国历史文化的无知。
大动干戈: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
高山流水:比喻知己、知音或乐曲高妙。
如坐(沐)春风:比喻得到教益或感化。
春风化雨:比喻良好的教育
间不容发:中间的距离极小,连一根头发也容纳不下。比喻情势极其紧迫、危急。
一衣带水:水面像一条衣带那样窄。形容一水之隔,往来方便。
下车伊始:比喻带着工作任务刚到一个地方。
开门见山: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直截了当谈本题,不拐弯抹角。
水清无鱼:比喻过分计较人的小缺点就不能团结人。
盲人瞎马:比喻盲目行动,后果十分危险。
独步天下:天下没有第二个。
独辟蹊径:比喻独立开创一种新的风格或方法。
二、用错对象
有些成语只适用于特定的对象,有的只用于人,有的只用于物,有的专用于某类人或某一物。如果把握不准,就极易扩大使用范围或误作他用。
例(1)? 201宿舍里的六位小伙子都是十八九岁,豆蔻年华、风华正茂。
例(2)? 真是天作之合,刚栽完秧苗就下起了雨。
例(3)?三年下来了,而问题依然故我。
例(4)他们个个生机勃勃,决心大干一场。
例(1)“豆蔻年华”出自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后来专指十三四岁少女,这里用在青年小伙子身上,实在是笑话。
例(2)“天作之合”上天成全的婚姻,多用做结婚的颂词,其他场合不用。
例(3)“依然故我”一般用于人,不用于事和物,将其用于“问题”显然用错了对象。
例(4)“生机勃勃”指植物充满生机,不用于人。
“美轮美奂”用于形容屋舍高大华美,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不能用来形容艺术品。
“举案齐眉,相敬如宾,琴瑟之好,破镜重圆只能用于夫妻之间,不能用于朋友、同学、同事之间。
“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只能用于男女之间年幼时。
“休戚相关,祸福与共”只能用于人物之间,不能用于事物之间。
置若罔闻不可用于视觉方面。
“筚路褴褛只用来形容创业艰苦,不可用来形容生活艰辛。
汗牛充栋形容书籍多,不能形容其它东西多。
“耳提面命”用于长辈对晚辈,平辈、朋友之间不可用。
“文不加点、一挥而就、挥洒自如、呼之欲出、信手拈来、洛阳纸贵”用于形容写文章或文学艺术创作。 ?
三令五申用于上级对下级。
??络绎不绝用于人、马、车、船。
??豁然开朗不能用来形容人的性格。
??不可磨灭与痕迹、印象、功绩、事业道理等搭配,若与情感、友谊搭配则错。
??人老珠黄只用于妇女。
??巧夺天工只能形容人工的精巧而不能用来形容天然的精巧。
?? 如履薄冰用于人的心绪,不能用于环境。
三、褒贬颠倒
成语从感情色彩上可分褒义、中性、贬义,在使用过程中必须辨明褒贬,否则就容易造成褒词贬用或贬词褒用的错误。
例(1)他是这种新文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