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野照射的食道癌患者的放射治疗-理疗学论文-临床医学论文-医学论文.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4野照射的食道癌患者的放射治疗-理疗学论文-临床医学论文-医学论文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前 言 随着科学的进步,肿瘤放射治疗进步非常迅速,并已日趋成熟,目前已发展成为治疗恶性肿瘤的三大主要手段(手术、放疗、化疗)之一,在医学上占有重要地位。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技术利用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图像重建三维的肿瘤结构,通过在不同方向设置一系列不同的照射野,并采用与病灶形状一致的适形挡铅,使得高剂量区剂量的分布形状在三维方向上与靶区形状一致,同时使得病灶周围正常组织的受量降低,以提高肿瘤的局部控制率,减少正常组织的放射并发症。 本文以 10 位 4 野照射的食道癌患者为例, 对其进行放射治疗。 对设计好的治疗计划进行可行性分析,即将设计好的治疗计划放到模拟机上进行治疗模拟及校对,验证治疗计划的可行性。 如果可行,则执行该治疗计划;如果不可行,则重新设计治疗计划。 本课题旨在通过对食管癌实例分析, 结合科室的实际情况,理清放射治疗的全部过程,重点学会利用模拟机模拟病人放疗过程,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1 放疗过程 放疗患者从就诊、治疗到放疗结束,要经过四个环节:体模阶段、计划设计、计划确认、计划执行。 四个环节的有机配合是放射治疗取得成功的关键。 1.1 实现条件 仪器设备:SIEMENS SOMATOM 双螺旋 CT 机、 医疗器械研究所 BJ-6B 型直线加速器、 医疗器 械 研 究 所 BDM-2 型 模 拟 机 、 三 维 激 光 系 统 、BJRTPS-2001 型三维治疗计划系统 (Treatment Plan-ning System,TPS)及体位固定装置。 临床资料: 10 例 4 野照射食管癌患者 (0, 90,180,270),最小年龄 35 岁,最大年龄 70 岁。 1.2 体模阶段 (1)体位固定及设置标记点 对食管癌患者,利用体模制作模形。 体位上采用仰卧位,上肢抱头。 利用激光定位系统确定摆位点,选择靠近肿瘤部位且方便标记的部位作体外参考标记。用笔画出 3 个激光十字叉后,用铅点标记。 (2)CT 扫描及进行影像传输 利用西门子双螺旋 CT 机进行扫描, 食管癌患者层距选为 5 mm.为了减少呼吸运动的影响,扫描过程中要求平静呼吸,不能憋气;还应保证 CT 扫描过程中不遗漏标记点(铅点)。 扫描完成后,通过网络系统将 CT 扫描图象 1:1 传输到 TPS 中,进行三维重建。 1.3 计划设计 (1)勾画轮廓 常规由医师勾画体表外轮廓、 周围重要器官轮廓及计划靶区(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轮廓。 当PTV 与危及器官重叠时,为了保护其免受损伤,可以适当修改 PTV. (2)布置照射野 首先在射束方向观 BEV 窗口下布野, 食管癌病人的适形照射, 一般情况下设置为 3 个野或 4 个野,本文中选择的食管癌患者均为 4 野照射 (0,90,180,270);其次选择剂盈权重并进行剂量计算和优化; 最后利用等剂量曲线和剂量体积直方图(DoseVolume Histograms,DVH)对计划评估、确认。 1.4 计划确认 (1)制作挡铅 计划完成后,输入合适的靶区剂量,打印治疗计划,制作挡块。 注意此过程中靶区剂量的选择应合适,剂量过高,易造成周围正常组织的放射并发症;剂量过低,易造成野内肿瘤复发。 (2)模拟验证 此过程是适形放疗射野位置验证最重要的内容,是每个病人在治疗前必须要做的工作之一。 根据科室的实际情况,无放疗专用 CT,因此采用放疗科的常规设备 x 光模拟机来确定并标记靶中心位置和做靶中心验证。 1.5 计划执行 执行治疗计划,应该注意的是必须保持三位合一,即保持计划设计前的制模体位、扫描体位与计划设计后的治疗体位一致。 2 放疗前的治疗模拟 本章重点介绍放疗的计划确认阶段,这些工作都是利用常规放疗模拟机及挡铅托架完成的,但前提是模拟机有良好的质量保证。 放射治疗的 QA 是指经过周密计划而采取的一系列必要的措施,保证放射治疗的整个服务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按国家标准准确安全地执行。 2.1 常规放疗模拟机的质量保证(QA) 为保证模拟机模拟过程的准确,模拟过程中模拟机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QA/QC)是关键,它包括三维激光定位系统的校正、模拟机及 TPS 参数的修正、治疗机等中心及输出盈的核准以及铅挡块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