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及附属工程成品、半成品保护措施.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成品、半成品保护制度
第一章 成品、半成品保护的目的和范围
1.1目的 为了有效防止过程产品因保护失控而造成的质量缺陷,避免返工和修补损失,从而最终向业主单位提供符合《规范》和《验标》要求的满意工程,并实现对业主单位的投标承诺,贯彻“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严格质量标准,严格质量控制,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 根据公司程序文件的要求,结合管段内的工程项目特点,特制定本制度,各作业队应根据管段内工程项目特点遵照执行。
1.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xxxx的路基及附属工程、桥涵等工程施工中的产品和成品的形成直至交付使用。
第二章 制定依据
2.1集团公司程序文件中过程控制程序。
2.2铁路工程施工规范及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2.3有关的业主要求、规定和设计技术资料。
第三章 成品、半成品主要保护措施
3.1路基工程
①路基基底处理以前,应沿地界线两边挖排水沟,保证场地内排水畅通,避免雨水浸泡。路基排水工程应与路基工程同时进行,并注意桥涵工程的配合。尽量在旱季完成,排水系统一定要在雨季来临前完成。
②施工中填筑路堤时,应注意沿中心向两边做成3%的排水坡,并随时将路基碾压平整。保证路基面排水顺畅。
③路基整形以后,在未经允许进入下道工序之前应进行封闭,不得停靠大型车辆,边坡不得走人。
④在雨天过后,路面未干之前,成型路基应派人监护,防止行人和牲畜在上行走。
⑤路基边坡在未进行防护之前,应做好防雨措施,避免因暴雨冲刷引起路基边坡垮坍。
⑥改良土填筑碾压完成后,应进行养护,雨前应采用塑料薄膜覆盖;养护期间,严禁车辆、重型机械在其上行驶。
⑦附属工程施工,高挡墙应注意在砌筑的时候,避免因砂浆脱落污染墙面。浆砌及砼工程在砂浆及砼强度未达到设计强度时,不得承重并应防止行人践踏。
3.2涵洞工程
①涵洞的防水层及沉降缝处理应严格按设计施工,防水层及沉降缝位置回填土不得直接回填坚硬的石块,而破坏防水层,以避免出现涵内漏水等病害。
②涵洞处路基缺口填筑必须待涵洞圬工达到设计强度后,在涵洞两侧同时分层,对称水平进行夯填,压实度在95%以上。
③成型涵渠应避免受到撞击。施工过程中,当涵顶填土小于1米时或未作涵顶、涵底铺装时,严禁任何重型机械通过。
④涵洞墙身施工应注意保护好已完工的墙身,避免污染和损坏。
3.3桥梁工程
①基坑开挖时,开挖土方应堆至距基坑边缘不得小于1.2m,避免坑壁承载过大造成塌方。
②基坑开挖后,经检验合格后应及时灌注砼,防止基坑暴露时间过长,影响基坑承载力。
③墩台成型后,及时进行回填,并做好地面排水,避免地面雨水汇集浸泡基础。
④及时恢复原有道路、道路距墩台需有一定的距离,必要时加设挡墙或围栏,防止行人、牲畜和机械设备污染、破坏墩台。
⑤清除墩台范围内的危石,防止落石撞击墩台。
⑥桥台成型后,应及时施工台后填土和防护工程,涵台背填土不可用大型机械进行,以免对实体造成损伤。
⑦桥梁范围内,严禁爆破作业,并注意防火。
⑧雨季施工浆砌片石和砼工程完后,夜间应用彩条布遮盖,以免影响砼质量。
3.4回填土工程
施工时对定位标准桩、轴线控制桩、标准水准点等,填运土方时不得碰撞,并应定期复测检查这些标准桩点是否正确。
夜间施工时应合理安排施工顺序,要有足够的照明设施,防止铺填超厚,严禁用汽车直接将土倒入基坑内。另外,基础或管沟的现浇混凝土应达到一定强度,不致因回填土而受破坏。
3.5模板工程施工的保护制度
现场使用模板装卸、存放注意保护,分规格码放整齐,防止损坏和变形。模板安装过程中轻拿轻放,不强拉硬顶,支撑安装后不可人为随意拆除造成松动。安装好的模板要防止钢筋、脚手架等碰坏模板表面。墙体模板不能作为其他物件的倚靠,平台模板上不能堆放重物,防止模板发生变形和移位。
模板表面涂刷水溶性脱模剂,防止油污对砼表面造成污染和模板与砼之间发生粘结。模板拆除时禁止硬盘硬橇,防止损坏模板。
3.6砼工程施工的成品保护制度
①混凝土浇筑完成应将散落在模板上的混凝土清理干净并按方案要求进行覆盖保护。雨期要求进行覆盖保护。
②混凝土终凝前,不得上人作业,应按方案规定确保间隔时间和养护期。
③下道工序施工的或堆放的油漆、酸类等物品,应用桶装放置,施工操作时,应对混凝土面进行覆盖保护。
④不得随意开槽打洞,安装应混凝土浇筑前做好预留预埋。
⑤混凝土面上临时安置施工设备应垫板,并应作好防污染覆盖措施,防止机油等污染。
⑥不得重锤重物击打混凝土面。
⑦混凝土承重结构模板应达到规定强度方可拆除。
3.7钢筋加工
(钢筋原材及加工品采用下垫上盖,防止被淋雨水生锈。
(钻孔桩基钢筋笼采用下垫上盖保护,在下钢筋笼前,用隔离材料将设计伸入下一部位的钢筋进行密封包裹,防止灌注混凝土和开挖时受到污染。
(主体施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