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品、半成品保护措施.doc
PAGE
PAGE1
项目经理部
二分部
成品、半成品保护措施
编号:
版本号:
受控号:
修改状态:
有效状态:
有限公司
20年月15日
一、编制依据:
建筑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标准(土建分册一)
国家行业规范、标准
二、成品保护职责:
1、项目经理
负责组织对完工的工程成品进行保护。
2、项目总工程师和项目副经理
(1)制定成品保护措施或方案;
(2)对保护不当的方法制定纠正措施;
(3)督促有关人员落实保护措施。
3、材料员
对进场的原材料、构配件、制成品进行保护。
4、班组负责人
(1)对上道工序产品进行保护;
(2)每道工序产品交付前进行保护。
三、成品、半成品保护分工:
1、原材料的堆放、场内搬运的保护由材料员负责;
2、加工产品进入现场之前由加工车间保护,进场后由材料员负责保护;
3、工序产品在验收之前,由该工序的班组负责人负责保护,验收后下道工序班组负责人负责保护;
4、最终的工程产品由项目经理指定人负责保护,直至产品交付为止。
四、成品保护措施:
1、土方工程:
(1)、土方机械开挖:
①、开挖时应注意保护测量控制定位桩、轴线桩、水准基桩、防止被挖土和运土机械设备碰撞、破坏。
②、基坑四周应设排水沟、集水井,场地应有一定坡度,以防雨水浸泡基坑和场地。
③、夜间施工应设足够的照明,防止地基、边坡超挖。
④、深基坑开挖的支护结构,在开挖全过程中要做好保护,不得随意拆除或损坏。
(2)、土方回填:
①、回填时,应注意妥善保护定位标准桩、轴线桩、标准高程桩,防止碰撞损坏或下沉。
②、基础混凝土应达到一定强度,不致因填土受到损坏时,方可进行回填。
③、基坑回填应分层对称进行,防止一侧回填造成两侧压力不平衡,使基础变形或倾倒。
④、夜间作业,应合理安排施工顺序,设置足够照明,严禁汽车直接倒土入槽,防止铺填超厚和挤坏基础。
⑤、已完填土应将表面压实,做成一定坡向或做好排水设施,防止地面雨水流入坑内浸泡地基。
2、基坑支护工程:
①、本工程场地东侧及西侧紧邻建筑物,因此,应按照《基坑支护施工方案》及“基坑支护设计图纸”中的相关要求,对周边建筑物进行沉降观测。
②、严禁在坡顶位置堆放重物。地面载荷数量绝对不允许超过设计结构时采用的地面承载值。
③、严格控制基坑四周的用水点。
④、在基坑四周修筑排水沟,防止雨水流入坑内;并妥善处理各种管道渗漏水。
3、地下防水工程:
(1)、防水混凝土防水层:
①、保护钢筋、模板的位置正确,不得踩踏钢筋,避免模板变位。
②、在拆模板或吊运其他物件时,不得碰坏施工缝及损坏止水带。
③、保护好穿墙管、电线管、电线盒及预埋件的位置,防止振捣预埋件位移。
(2)水泥砂浆防水层:
①、抹灰棚架要离开墙面200mm,拆架时不得碰坏棱角及墙面。
②、抹完防水砂浆的防水平面,在24小时内严禁上人踩踏。
(3)、卷材防水层:
①、地下卷材防水层部位预埋的管道,在施工中不得碰损和堵塞杂物。
②、卷材防水层铺贴完成后,应及时做好保护层,防止结构施工碰损防水层:外贴防水层施工完后,不得在防水层上放置材料及作为施工运输车道。
③、已铺贴好的卷材防水层,加强保护措施,从管理上保证不受损坏。
④、穿过墙体的管根,施工中不得碰撞变位。
⑤、防水层施工完成后,应及时做好保护层、保护墙。
4、砌体工程:
①、墙体拉结筋、抗震构造柱钢筋、各种预埋件,暖卫、电气管线,均应注意保护,不得任意拆改或损坏。
②、砌墙时应防止砂浆溅脏墙面,及时清除落地砂浆。
③、对已砌好的墙体,要加强保护,防止碰撞,并注意保持墙面洁净。
④、砌体上的设备槽孔以预留为主,因漏埋或未预留时,应采取措施,不因剔凿而损坏砌体的完整性。
⑤、拆除施工架子时,注意保护墙体及门窗口角不被破坏。
5、模板工程:
(1)、基础模板:
①、基础模板施工完后应对其周边土方采取可靠的支撑体系,以防土方塌方或土方掉入基础模板内。
②、基础模板完工后,应防止人员在上走动、敲打,以免引起位移和垂直度偏差。
(2)、梁、柱模板及定型组合钢模板:
①、柱模板封模校正后不能大力碰撞,以防其垂直度发生偏差,加固措施变形。
②、柱冲洗干净清扫口封堵后,防止锯屑等杂物再次进入柱模内,以免影响混凝土浇注质量。
③、现场堆放的模板,其上应有隐蔽,其下应有垫木,垫木间距应适当,避免模板变形或损坏。
④、拆下的模板应及时清除灰浆,如发现翘曲、变形,应及时进行修理,破损的板面应及时进行修补,并及时涂刷脱模剂,以便更好周转、利用。
⑤、混凝土达到规范规定拆模强度后方准拆模。拆除模板时应按规定程序进行,严禁用大锤敲击或硬拉,以防止混凝土墙面开裂。
6、钢筋工程:
(1)、钢筋安装:
①、成型钢筋、钢筋网片应按指定地点分类堆放,用垫木垫放整齐,防止压弯变形。
②、运输过程注意轻装轻卸,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