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继电保护原理实验指导书.doc

发布:2018-06-19约9.85千字共2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实验一 电流继电器特性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电流继电器的结构。 2. 熟悉电流继电器的构成原理。 3. 学会调整、测量电流继电器的动作值、返回值和计算返回系数。 4. 测量电流继电器的基本特性。 二、实验内容 实验电路原理图如图2-2所示: 图2-2 电流继电器动作电流值测试实验原理图 实验步骤如下: (1)按图接线,将电流继电器的动作值整定为1A,使调压器输出指示为0V,滑线电阻的滑动触头放在中间位置。 (2)查线路无误后,先合上三相电源开关(对应指示灯亮),再合上单相电源开关和直流电源开关。 (3)慢慢调节调压器使电流表读数缓慢升高,记下继电器刚动作(动作信号灯XD1亮)时的最小电流值,即为动作值。 (4)继电器动作后,再调节调压器使电流值平滑下降,记下继电器返回时(指示灯XD1灭)的最大电流值,即为返回值。 (5)重复步骤(2)至(4),测三组数据。 (6)实验完成后,使调压器输出为0V,断开所有电源开关。 (7)分别计算动作值和返回值的平均值即为电流继电器的动作电流值和返回电流值。 (8)计算整定值的误差、变差及返回系数。 误差=[ 动作最小值-整定值 ]/整定值 变差=[ 动作最大值-动作最小值 ]/动作平均值 ( 100% 返回系数=返回平均值/动作平均值 表2-1 电流继电器动作值、返回值测试实验数据记录表 动作值/A 返回值/A 1 2 3 平均值 误差 整定值Izd 变差 返回系数 三、实验报告要求 1. 详细说明实验内容和实验步骤 认真整理实验记录  比较各项的实验数据,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四、思考题 1. 如何调整电流继电器的返回系数? 2. 电流继电器的动作电流与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二 电压继电器特性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电压继电器的结构。 2. 熟悉电压继电器的构成原理。 3. 学会调整、测量电压继电器的动作值、返回值和计算返回系数。 4. 测量电压继电器的基本特性。 二、实验内容 低电压继电器动作值测试实验电路原理图如下图2-4所示: 图2-4 低电压继电器动作值测试实验电路原理图 实验步骤如下: (1)按图接线,检查线路无误后,将低电压继电器的动作值整定为60V,使调压器的输出电压为0V,合上三相电源开关和单相电源开关及直流电源开关(对应指示灯亮),这时动作信号灯XD1亮。 (2)调节调压器输出,使其电压从0V慢慢升高,直至低电压继电器常闭触点打开(XD1熄灭)。 (3)调节调压器使其电压缓慢降低,记下继电器刚动作(动作信号灯XD1刚亮)时的最大电压值,即为动作值,将数据记录于表2-3中。 表2-3 低电压继电器动作值、返回值测试实验数据记录表 动作值/V 返回值/V 1 2 3 平均值 误差 整定值Uset 变差 返回系数 (4)继电器动作后,再慢慢调节调压器使其输出电压平滑地升高,记下继电器常闭触点刚打开,XD1刚熄灭时的最小电压值,即为继电器的返回值。 (5)重复步骤(3)和(4),测三组数据。分别计算动作值和返回值的平均值,即为低电压继电器的动作值和返回值。 (6)实验完成后,将调压器输出调为0V,断开所有电源开关。 (7)计算整定值的误差、变差及返回系数。 三、实验报告要求 1. 详细说明实验内容和实验步骤 认真整理实验记录  比较各项的实验数据,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四、思考题 1. 如何调整电压继电器的返回系数? 2. 过电压继电器和低电压继电器有何区别? 实验三 三段式电流微机保护实验 一、实验目的 1.学习电力系统中微机型电流、电压保护时间、电流、电压整定值的调整方法。 2.研究电力系统中运行方式变化对保护的影响。 3.了解电磁式保护与微机型保护的区别。 二、实验内容 实验原理接线图如图5-4所示。按原理图完成接线,同时将变压器原方CT的二次侧短接。 实验步骤如下: (1)将模拟线路电阻滑动头移动到0欧姆处。 (2)运行方式选择,置为“最小”处。 (3)合上三相电源开关,调节调压器输出,使台上电压表指示从0V慢慢升到100V为止,注意此时的电压应为变压器二次侧电压,其值为100V。 (4)合上微机装置电源开关,根据三段式电流整定值的计算和附录二中所介绍的微机保护箱的使用方法,设置有关的整定,同时将微机保护的Ⅰ段(速断),Ⅱ、Ⅲ段(过流、过负荷)投入,低压闭锁及微机重合闸投入。 (5)合上直流电源开关;合上模拟断路器,负荷灯全亮。 (6)因用微机保护,则需将LP1接通(微机出口连接片投入),LP2断开(常规出口退出)。 (7)任意选择两相短路,如果选择AB相,合上AB相短路模似开关。 (8)合上故障模拟断路器3KO,模拟系统发生两相短路故障,此时负荷灯部分熄灭,观察微机屏上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