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市政道路内检查井周沉降问题的防治.pdf

发布:2025-04-03约6.13千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市政道路内检查井周沉降问题的防治

摘要:结合十多年市政道路施工的管理经验,笔者对市政道路内检查井周路

面发生沉降的现象进行剖析,着重从检查井周道路施工的各个环节提出预控

案,力求对“眼镜”质量通病的防治起到良好的效果。

关键字:市政道路检查井沉降防治

引言

检查井井周沉降是市政道路的质量通病,是市政道路在使用过程中的顽疾。

笔者总结十多年的市政管理经验,认为产生“眼镜”现象的根源主要是检查井

井周的道路未能有效结成板体,因而不能共同传递和承受地面传来的动静荷

载,

表现出来的现象就是检查井与其周围的道路的不均匀沉降。通过实际观察,

这种

不均匀的沉降大部分源于井周道路的过量沉降,造成这种结果其一是施工过

程中

的技术方案存在瑕疵,其二是施工管理不到位。下面本人结合工作中的经验

总结,

以道路的施工为轴线,从检查井周施工技术层面对导致“眼镜”现象的各种因

进行汇总分析,并从检查井周道路施工的各个阶段提出预控方案,力求消灭

这一

质量通病。

一、病害现状

通过对近年来竣工道路的调查观测,检查井中大部分为凹陷沉降变形,个别

为凸起变形,井周路面开裂,破损较为严重,甚至本年度刚竣工尚未移交的

工程

已经出现了井周开裂、轻微沉降的现象。井周路面损坏范围一般在井周30cm

右,严重的扩至井周1m处,深度在15cm左右,甚至超过30cm。这些严重

影响

了路面的平整度,降低了道路的舒适度和安全性,给行车、行人安全带来不

同程

度的危害,也使道路的使用年限大为缩短。

沥青混凝土道路路面竣工道路工程通车后,井盖边缘10cm-50cm范围内环

检查井,发生环裂,随着时间推移裂缝的数量增多,逐渐增宽宽度,继而形

成检

查井井盖破损、失稳、轻微下沉和路面的下陷、网裂等道路病害(如图1)。

市政道路内检查井周沉降问题的防治——北京兴创投资有限公司袁晓东

6666

页第

2222

图1病害现象图

二、道路路床以下范围的检查井周围处理

道路路床以下的土路基承受着道路结构层的基础荷载。“千里之行,始于足

下”,如果在基础施工过程中出现了问题,那质量通病,基至质量问题的产

生就

是必然的结果。道路土路基范围内的检查井结构通常为检查井底板、井室及

井筒,

该部分的回填土应与检查井的结构紧密接触,共同传递并承受检查井上车辆

产生

的动静荷载,如果在本部位的回填土施工即产生问题,将最大限度地对井周

的道

路结构产生直接的病害。即使在道路结构施工过程中采取再多的补强措施,

也只

是延缓了质量通病产生的时间。

1.新建检查井周的处理

(1)检查井周工作面宽度要求

现象:管线开槽过程中为减少土方开挖量及施工方便,只按管道施工要求控

制开槽宽度,导致在检查井回填过程中因没有必要的工作面,无法控制检查

井周

围回填土的施工质量。

预防措施:在施工招标过程要求投标单位对检查井周的回填单独出具方案。

施工前要求在测量定线过程中必须先确定每个检查井的位置,并根据投标方

案中

选用的回填机具确定检查井工作坑开挖尺寸,以确保回填的工作面;对于已

经开

挖成型又不具备回填工作面的检查井基坑,在回填前必须进行劈槽处理,待

满足

压实机具的工作面宽度后方可进行回填工作。对于压实机具的选择方面,由

于蛙

式打夯机所需的工作面宽,且回转困难,建议使用冲击夯进行回填。

(2)检查井周回填材料的要求

现象:主路内的雨水管线由于不需要进行闭水验收,如果在雨季发生排水不

畅,造成雨水管道及检查井内水压过大而使检查井在施工的薄弱环节大量渗

水,

市政道路内检查井周沉降问题的防治——北京兴创投资有限公司袁晓东

6666

页第

3333

对检查井周围的回填土产生不良的影响。尤其对于砂性土,可能直接导致检

查井

周围回填土被涮空。

预防措施:必须对检查井周的回填土进行加固处理。如采用12%石灰土或%3

水泥土,在井周外墙1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