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建筑火灾分析及智能漏电火灾报警系统的应用.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国月期刊咨询网
高职院校建筑火灾分析及智能漏电火灾报警系统的应用
副标题#e#【摘要】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的规模也在逐步壮大,其建筑物及用电量也在迅猛
地增长,因此由电气事故而引发的火灾,也存在着上升的势头。因此高职院校火灾预防报警系统的应用势在必行。
【关键词】高职院校;火灾;报警系统
高职院校建筑包含两大部分,公共聚集区和宿舍楼。公共聚集区是指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体育场馆及学校的超
市等场所,因为要使用大量的电气设备、设施,增大了电气火灾发生的危险性;而宿舍楼随着学生生活的提高和学习
的需要,也必然用到更多更新的电器产品,与这些电器产品直接接触的绝大多数是仅有使用常识而不具备电气专业知
识的普通人群,不规范的用电习惯和移动延长插座的滥用等也使宿舍楼电气火灾的发生率在逐年提高。
一、火灾分析
从电气事故及因其引发的火灾统计资料中可知。用电安全体制还没有彻底地深入到教职工和学生中,一些对用电安全
不重视,工作中玩忽职守以及不严格按照用电规程进行操作的现象还时有发生,这些都是酿成电气火灾的根本原因。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用电量也在迅猛地增长,因此由电气事故而引发的火灾,也存在着上升的势头。
大部分电气火灾事故是由于对电气设备运行人为地违反操作规程引发的,譬如忘了断开电热设备电源、在电热器上烘
干衣服等,这些都是不规范用电酿成火灾的典型案例;使用未经检验的、不符合制造规定的电气设备和装置是造成电
气火灾的另一个危险根源,譬如,白电热器由于温度过高而引燃了周围可燃物;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导线过载
、过电流保护装置特性差或短接导线保护开关、熔断器等引起了电源短路和接地故障。都是应该引起重视的电气火灾
隐患。
综上所述,电气火灾发生的起因和防范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1、公众聚集区最严重的电气火灾隐患是电气设备、线路的温度过高,一方面在工程设计中因为没有把好关将导线选
择的过小或偏小导致线路温度升高,另一方面电气线路的虚接、打火或是变压器地线?接点、配电室母排和桥架、保
险丝等处都存在因施工不善,人为造成的局部温度升高都是火灾隐患,,在消防监督检查或电气设备检测过程中。可
供助红外热像仪等检测设备寻找过热部位及热源,也可利用超声波探测仪查找电气线路、设备的虚接及打火现象等,
还可采用红外点温仪等设备测量具体部位的温度。
2.施工安装不规范,导致电气设备故障。电线、电缆接头外露现象最为普遍,常见的有照明灯、移动插座、配电室柜
式空调、广告射灯等电源线接头外露。吊顶、电缆井、装饰墙面、商品柜台、橱柜内暗装的插座电源线接头外露也普
遍存在;
3.电气设备与可燃物间未采取有效隔离措施。加大了电气火灾的危险性,例如,有些电气设备直接安装在可燃构件上
,或者电气设备采用可燃性物体作为箱体等,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是空气开关、漏电断路器、荧光灯镇流器、灯
具控制开关、电源插座直接安装在木板上等;
4、电气线路敷设保护措施不到位:
(1)吊顶部位电气线路敷设存在的问题最为严重。例如,有的木质吊顶内灯具配线未穿保护管;吊顶内线缆明敷或
者灯具配线进入吊顶后未采取保护措施;吊顶内灯具配线穿管保护不到位的现象也时有发生,有的导线即便穿管了但
仍存有裸露部分或者配电支线的保护管没有引入接线盒或器具内;
(2)电线、电缆在穿墙、金属构件、可燃构件时未采取保护措施,,有的电线、电缆未穿金属保护管敷设在可燃装
饰夹层内。或者在穿木隔墙、楼梯间隔墙时,以及在线缆出入配电箱穿钢管管口处均未做应有的保护措施等:
(3)室内电气线路敷设位置不当。电气线路敷设位置与热源距离过近,如:有的照明灯(特别是发热量较高的灯具
)电源线贴暖气管敷设。或者电源护套线靠近散热器、金属管道敷设、缠绕在金属管上等;
5、移动延长插座存在的问题尤为突出,无论是公共聚集区还是宿舍中,移动延长插座的问题都比较多,很多劣质插
座未使用合格的绝缘护套,移动延长插座串接使用、供电导线过,需要采取防水措施的地方未使用防水型的移动延长
插座等;
6、端子导线压接不规范。空气开关和漏电断路器的接线端子及中性线汇流端子排等处的接线端子压接多根导线或多
股导线无端子压接,还有接线端子压接不牢的现象时有发生;
7、管理措施不到位。仓库灯具垂直下方堆放可燃物;有的发电机与明火锅炉及其它可燃物同置一室;配电柜周围堆
放杂物;照明灯具与周围可燃物距离过近;电缆沟遗留有可燃性杂物等;
8、很多消防用电设备、设施由于施工等原因自身就存在不同程度的火灾隐患。设计计算选型的失误使消防用电设备
或导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