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工程光面爆破施工方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副井180井底车场
光面爆破施工方案
编制:刘志坚
审核:朱思旺
批准:吴连秋
温州通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驻
哈密红石矿业有限公司项目部
2014年11月22日
(一)工程概况和施工安全及要求
一、工程概况
针对副井180井底车场工程的特点,巷道工程量不大,岩石结构较松散,节理发育,岩石整体性不好,为了确保施工安全和今后正常生产,设计采用光面爆破进行掘进施工的方法,采用缝式锚杆,金属网片进行第一轮支护为主,再根据岩石情况可能采用喷射砼为辅的支护方案,矿方初步确定喷锚支护厚为100,为减少巷道超挖量、降低支护成本,确保围岩的稳定性,故在凿爆作业时要采取全断面普通光面爆破的施工方案。
二、施工工序
1、该巷道宽为3.6m,高3m,总长约38m,
爆破作业时首先要进行巷道布孔,根据巷道形状可布为直线掏槽或楔形掏槽。掏槽采用直线掏槽,掏槽眼要位于巷道起拱线偏下,炮眼要比其它炮眼深200mm,炮眼深度为2.5m,眼间距为100mm,以确保掏槽的效果和岩石的抛掷距离,周边眼要布置在设计轮廓线上,眼间距可根据岩性调整为350----600mm,待掏槽眼和周边眼钻好后布置崩落眼,以掏槽眼为中心层层布置,根据岩石的抗阻大小可适当调整崩落眼的最小抵抗,按照岩石硬度系数(10---12)和炸药爆力(350---395)可选择最小抵抗为0.6---0.64m,具体见炮眼布置图。
2、装药:炮孔全部钻好后进行炮孔装药,掏槽眼和崩落眼采用反向连续装药,装药系数约为0.7—0.8,炸药用φ32mm乳化炸药,单位炸药消耗量为350g/m,可根据岩石硬度作适当的调整,周边眼采用空气间隔装药,空气柱为200mm,采用炮泥封口,封口长度不得少于200mm。具体见凿爆图表。
3、联线、起爆:导爆管采用非电秒延期管,联线采用并联方式,先将相邻导爆管按照同等数量连成一束,然后用与掏槽眼同型号的导爆管引出,联结放炮电缆,最后用远程激发器引爆。放炮前将剩余导爆管和炸药按照段发分类分装拿到地表退入炸药库。
4、通风:放炮后利用风机和凿岩高压风将作业面的污风吹入巷道和井筒,然后用主风机将井筒内污风压到地表,使井下作业面保持新鲜的空气。在放炮时,作业人员要在其他作业操作,同时其他水平的所有作业人员接到警报后撤到安全地带,待炮响后再进入作业面作业。
三、爆破效果
1、爆破要达到光爆标准,岩石上留有均匀眼痕的周边眼数应不小于其总数的60%,超挖尺寸不得大于150mm,欠挖不得超过质量标准规定。
2、壁面光滑,提高巷道的轮廓质量。
3、巷道轮廓外裂隙区范围较小,对围岩破坏不大。
四、质量、安全技术措施
1、凿岩爆破时严格按照光面爆破参数控制周边眼,不得随意增大周边眼间距。
2、眼底位置必须落在同一平面的同一条线上,不得出现偏差。
3、孔口间距和眼底间距必须保持一致,不得出现上挑下扎等现象。
4、装药严格按照装药系数进行,除有岩石表面。
5、装药一定要均匀,不得随意改变单孔的装药量。
6、施工必须严格按照《冶金地下矿山安全规程》。
7、罐笼乘人必须严格按照规定乘坐,不得超载。
8、提升系统必须设置过卷和限速装置。要加强对施工设施、设备的检查,对天轮平台要定期检查,并留有检查记录。必须保证施工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行。
9、人和物或料不得混乘,炸药和雷管不得混乘。
10、上下人员时必须佩戴工作劳动保护用品,严禁酒后上岗。
11、发现残炮后要及时处理,处理时可在距原炮300mm以外重新钻与原炮孔平行眼将其引爆。不得乱拉和掏挖残炮。
12、井上下要确保通讯、通风畅通,井下照明要充分。
13、井口要保持清洁,每班要进行打扫,不得在井口乱堆、乱放杂物。
14、钻孔时风水带必须绑扎牢固,坚决杜绝风、水带伤人事故的发生。
15、要加强对顶板的检撬工作,发现浮石必须马上处理,坚决杜绝片帮事故的发生。
16、如发现岩层不稳,应先支护锚杆和挂设金属片网后才能进行下一轮的施工,锚杆和锚网应尽紧帖岩面,锚杆锚固时要根据岩石裂缝情况进行锚固。使锚杆能够尽最大的发挥其锚固的作用。
17、打锚眼时,两个人操作凿眼,一个观察岩石变化情况,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撤退工作面以外的地方,观察确定无安全风险后才准继续作业。
18、如发现锚杆和锚网无法锚固松石,应及时报告主管队长或安全主管,待确定支护完全安全后才准进行下一工序的作业。不能以进度而忽视安全导致盲目作业,造成不必要的安全事故。
(二)、光面爆破施工方法 (布孔见附图)
1、施工工艺流程图
光面爆破施工工艺框图 2、施工方法
(1)、放样布眼
钻眼前,凿岩人员要用红铅油准确绘出开挖面的中线和轮廓线,标出炮眼位置,其误差不得超过5cm。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