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开发三江平原.pptx

发布:2023-05-29约2.21千字共4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开发三江平原;为什么停止开发“北大荒”; 三江平原在历史上曾称为“北大荒”,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国家对三江平原进行大规模开垦,使其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 “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但是现在国家已决定停止开发三江平原的荒地,并建立自然保护区。;了解三江平原的自然特点;;三江平原的范围;中国气候类型图;≥10° C积温在1600° C~3400° C,中温带地区夏季温暖、冬季寒冷而漫长。 ;三江平原年降水量500~650毫米,75~85%集中在6~10月。;一个地区的干湿状况是与该地降水量的多少和可能蒸发量的大小有关;中国气候类型图;三江平原由于地壳下沉,由黑龙江、乌苏里江和松花江不断迁徙和泛滥所形成的冲积平原。;;(沼泽是指地表过湿或有薄层常年或季节性积水,土壤水分几乎达饱和,生长有喜湿性和喜水性沼生植物的地段。);1、哪些自然原因使三江平原沼泽广泛分布?; ;1、哪些自然原因使三江平原沼泽广泛分布?;;思考:;;思考;分析:; 经过半个世纪的开垦,“北大荒”人在收获了沉甸甸的粮食的同时,原有的生态环境也逐渐恶化——水土流失,土地贫瘠;自然灾害频繁(气候条件恶化,早涝灾害增加,风害加重),严重珍稀动植物减少。昔日的“北大荒”似乎也失去了她那美丽的容颜。专家惊呼:长此以往,“北大荒”将名存实亡。;资料3 湿地的生态效益;关于湿地;1、 湿地具有哪些生态环境效益?三江平原湿地变良田后,对环境可能产生什么影响?;三江平原湿地变化;三江平原水文变化;三江平原气候变化;三江平原植物资源的变化;;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中可看出那里生态平衡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气候条件恶化,早涝灾害增加,风害加重,水土流失严重,珍稀动植物减少。由于开发失当,造成资源浪费,水土流失,严重破坏了当地原有的环境,因此停止开发北大荒。为了让三江平原这块湿地发挥它应有的生态效益,并可持续地为人类所拥有,国家对短期美的经济效益作出让步,这符合世界环境保护组织提出的倡议,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可让三江平原这块湿地发挥她更大的生态价值。 ;洞庭湖从“围湖造田”到“退田还湖”;(1)气候:亚热??季风气候,水热丰富 (2)地形:地势低平,土壤肥沃 (3)河湖:河湖密布,水产养殖发达。;萎缩的洞庭湖;洞庭湖区为什么会出现围湖造田的现象? 洞庭湖为什么从“围湖造田”到“退田还湖”? ;我们应该如何保护湿地?; 湿地与森林、海洋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在防洪、抗旱、调节气候、控制污染等方面具有其它生态系统所不可替代的功能和效益,被称为地球之“肾”,请回答1—3题。 1.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湿地破坏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 ) A.围湖造田 B.森林破坏 C.兴修水利 D.荒漠化 2.华北地区湿地水污染带来的后果主要是 ( ) A.北方干旱季节加长 B.危害人体健康 C.增加酸雨的次数 D.引起土壤次生盐碱化 3.关于湿地的发展方向正确的是 ( ) A.通过湿地改造发展种植业 B.通过湿地自然条件建立蔬菜瓜果基地 C.利用湿地空间发展建筑业 D.利用湿地风貌和动植物资源发展旅游业;读我国某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国务院在2009年12月12日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西省第一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区域性发展规划。读 “鄱阳湖生态 经济区规划分布示意图”, 回答1~3题。 1.鄱阳湖湿地是我国最重要的湿地之一,有关湿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湿地是重要的遗传基因库,对维持野生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B.大力开垦湿地,有利于扩大耕地面积,缓解人地矛盾 C.降解污染物,可使有毒物质降解和转化,使当地和下游区域受益 D.调蓄洪水,防止自然灾害 2.图中反映人类活动围湖造田对 湿地破坏后的气温曲线、流量曲线 分别是( )A.甲和丙 B.乙和丁 C.甲和丁 D.乙和丙 3.下列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做法正确的是 ( )  ①将林地和草地都开垦为耕地 ②积极推广喷灌等节水浇灌技术 ③加大科技投入,改造一批中低产田   ④在陡峻的山坡上修梯田扩大耕地面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第42页/共49页;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水土保持的基本措施;措 施;;沼泽湿地具有湿润气候、净化环境的功能,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大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