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的开发和保护以三江平原为例.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湿地的开发和保护——以三江平原为例》学历案
【教材来源】
普通高中《地理》必修3教科书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4月第3版
普通高中《地理》选修6教科书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1月第2版
【课程标准】
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生的原因,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教材,复习湿地的概念及其环境效益,并画出本节课的知识框架图。
2.通过阅读教材,结合地图,运用已学知识,归纳总结三江平原的自然条件及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3.通过阅读教材,分析湿地开发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保护措施。
【评价任务】
1.完成目标检测一,检验学习目标1的达成情况。
2.完成目标检测二,检验学习目标2的达成情况。
3.完成目标检测三,检验学习目标3的达成情况。
【学习过程】
一、湿地的环境效益
知识梳理
结合选修6教材61页、必修3教材38页资料3,复习湿地的概念及其环境效益,并画出本节课的知识框架图。
目标检测一
(2014海南卷)地处干旱区的宁夏银川市,其周边地区曾广布湖泊,明清时有“七十二连湖”的说法。20世纪80年代银川周边湖泊所剩无几。1999年开始,银川实施恢复湿地的计划。右图示意银川周围目前的湖泊分布。据此完成1~2题。
1.20世纪80年代银川周边湖泊所剩无几的主要原因是( )
A.泥沙淤积 B.气候变暖
C.排水造田 D.黄河来水量减少
2.疏浚、恢复湖泊湿地,对银川环境的直接影响是( )
①增强城市排污能力 ②增加城市空气湿度 ③美化城市环境 ④增大城市气温年较差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二、湿地的开发——以三江平原为例
问题探究
结合必修3教材37页资料1、2及三江平原地形图,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问题。
1.简述三江平原的自然特征,并结合以上条件,分析三江平原沼泽广布的原因。
2.评价三江平原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
目标检测二
1.(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河流的侵蚀、沉积及沼泽的吸收(附)影响河流泥沙和营养物质含量,水体中营养物质含量影响浮游生物量,与水温共同制约鱼类资源数量。右图所示的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势低平,冻土发育,沼泽广布。分析西西伯利亚平原沼泽广布的原因(8分)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华社消息,我国平均每年有20个天然湖泊消亡。统计表明,20世纪50年代湖北省共有湖泊1052个,有“千湖之省”的美誉,而今只剩下83个。昔日“八百里洞庭湖”水面缩小四成,由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退居为第二。西部一批烟波浩淼的大湖相继消亡,湖水逐渐向盐湖、干盐湖方向发展,除闻名中外的罗布泊外,东、西居延海、艾丁湖已是一片荒漠。有关专家说,湖泊环境的日益恶化,已造成水灾频发,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性因素。
材料二 百年来洞庭湖淤积情况(表格)。
(1)结合材料二,分析洞庭湖迅速退缩的主要人为原因。
(2)我国西部地区盐湖、干盐湖逐年增多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三、湿地的保护措施
问题探究
结合必修3教材38页资料3及以下资料,小组合作,分析湿地开发带来的环境问题,探讨湿地的合理开发与保护措施。
资料一
第十一条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当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
第十二条 不具备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条件,但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当建立湿地公园……
第十九条 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从事下列破坏湿地的行为……
第三十二条 违规捡拾、破坏鸟卵或者采取灭绝性方式捕捞鱼类及其它水生生物的,处5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3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山东省湿地保护办法
资料二
美国农业部的海姆里奇先生说,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采用国家公园或保护区的形式是很现实的办法,我们不能把所有的生态资源与人类的利用隔离开来……美国湿地政策对这些问题的认识是:第一,不正面鼓励湿地转化;第二,禁止对湿地破坏的活动;第三,清淤或填平湿地必须得到允许;第四,公共政策应鼓励湿地的保护和恢复。
目标检测三
(2015福建卷)示意我国东北某区域不同时期人口数量和耕地、湿地面积的变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该区域湿地面积变化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9分)
(2)简述该区域保护湿地应采取的主要措施。(6分)
【归纳小结】在此记录下本节课我的收获和问题。
【课后作业】
对比遥感图像发现,近年来我国新增土地最快的黄河三角洲,湿地增加幅度减小。回答1~2题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