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地下室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secret.docx

发布:2025-04-03约5.15千字共1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地下室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secret

??一、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具体工程名称]

2.工程地点:[详细地址]

3.地下室底板尺寸:长[X]m,宽[Y]m,厚度[Z]m

4.混凝土强度等级:C35

5.抗渗等级:P6

6.结构形式:筏板基础

二、编制依据

1.施工图纸:[工程全套施工图纸]

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3.《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2018

4.《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18

5.现场实际情况

三、施工部署

1.施工组织机构

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技术负责人为副组长,施工员、质检员、安全员、材料员等相关人员为成员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领导小组,负责全面协调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工作。

2.施工进度计划

计划于[具体日期]开始地下室底板混凝土浇筑,总浇筑时间控制在[X]小时以内,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混凝土施工任务,避免出现冷缝。

3.施工段划分

根据地下室底板的尺寸和施工顺序,将底板划分为[X]个施工段,每个施工段采用分段浇筑、依次推进的方式进行施工。

四、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组织相关人员熟悉施工图纸,进行图纸会审,解决图纸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施工图纸和规范要求,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并向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根据现场原材料情况和设计要求,确定满足强度、抗渗等性能要求的混凝土配合比。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使其熟悉施工工艺、质量标准和安全注意事项。

2.材料准备

水泥:选用[品牌]P.O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其质量应符合《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的规定。

粗骨料:采用粒径525mm的碎石,含泥量不大于1%,泥块含量不大于0.5%。

细骨料:选用中砂,细度模数2.33.0,含泥量不大于3%,泥块含量不大于1%。

外加剂:根据混凝土性能要求,选用[品牌]高效减水剂和膨胀剂,其质量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

抗渗剂:选用[品牌]符合P6抗渗等级要求的抗渗剂。

所有原材料均应具有质量证明文件,并按规定进行检验和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

3.机械设备准备

混凝土搅拌车:根据混凝土浇筑量和浇筑速度,配备[X]辆混凝土搅拌车,确保混凝土连续供应。

混凝土输送泵:选用[型号]混凝土输送泵,输送能力满足施工要求。

振捣设备:配备插入式振捣器[X]台、平板振捣器[X]台,确保混凝土振捣密实。

其他设备:如发电机、电焊机、水泵等,确保施工过程中设备正常运行。

4.现场准备

清理施工现场,确保场地平整,无杂物和障碍物。

对地下室底板钢筋、模板进行检查和验收,确保其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在底板钢筋上设置混凝土浇筑厚度控制标志,一般采用短钢筋头焊接在钢筋上,间距[X]m。

安装好混凝土输送泵管,检查管道连接是否牢固,确保混凝土输送顺畅。

准备好照明设备,保证夜间施工有良好的照明条件。

五、混凝土施工工艺

1.混凝土配合比

通过试验确定的混凝土配合比如下:

水泥:[X]kg/m3

粗骨料:[X]kg/m3

细骨料:[X]kg/m3

水:[X]kg/m3

高效减水剂:[X]kg/m3

膨胀剂:[X]kg/m3

抗渗剂:[X]kg/m3

2.混凝土搅拌

采用强制式搅拌机进行混凝土搅拌,搅拌时间不少于[X]秒。

严格按照配合比进行配料,控制原材料计量误差在规定范围内。水泥、外加剂等粉状材料的计量误差不大于±1%,骨料的计量误差不大于±2%,水的计量误差不大于±1%。

搅拌过程中,先投入粗、细骨料和水泥,搅拌均匀后再加入水和外加剂,继续搅拌至混凝土均匀一致。

3.混凝土运输

混凝土搅拌车在运输过程中应保持匀速行驶,避免急刹车和急转弯,防止混凝土离析。

混凝土搅拌车到达施工现场后,应高速旋转搅拌筒2030秒,使混凝土再次搅拌均匀后再卸料。

如运输时间较长或混凝土坍落度损失较大,可在搅拌车内加入适量的水和外加剂进行调整,但应保证混凝土的水胶比不变。

4.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浇筑采用分层浇筑、分层振捣的方法,每层浇筑厚度控制在[X]mm左右。

浇筑顺序从一端向另一端推进,或从中间向两侧推进,确保混凝土均匀上升。

在浇筑过程中,应随时观察模板、钢筋、预埋件等的情况,如有变形、移位等现象,应及时采取措施处理。

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混凝土时,振捣器应垂直插入混凝土中,快插慢拔,插点应均匀排列,间距不大于振捣器作用半径的1.5倍。振捣时间以混凝土表面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表面泛出灰浆为宜,一般为20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