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文化.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土家族先民与夜郎遗土演变为黔省贵州的历史溯源
摘 要:宋代以黔南路所建立的贵州防御使军政府,在捍卫南宋政权、元朝政权以及明初政权的军事作用。
关键词:思播田杨黔军;夔路峡江之战;抗金之战;抗蒙之战;镇蛮之战
一、贵州防御使田祐恭率部击溃夔路峡江百万叛贼
自隋朝起,历经唐宋数百年间的十大姓盟军,他们受命于历代帝王开辟黔中、开进黔南、始创贵州。这个历经数百年的军民集团,由于依托着君王正统的礼制,教化黔南,使之王化。因故,以君王治理国家的汉文化形成此方的主流。从而使得在位于鄂湘川黔之间以十大姓为主体的军民们,以习汉字为主,保留原始土著人风俗,凝聚成一个新型的民族(土家族)。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土家族是汉族的一支支系。就是这个民族不仅具有了汉文化的素养,而且还具备了开疆拓土的精神。历史上就是这个民族的先世们以黔南路创建了贵州防御使。
北宋末年,宋朝以黔南路创建贵州防御使军政区划后,位于两千余里乌江流域中段的思南州,必然成为宋朝一统贵州、威镇黔南的军政枢纽。为此,在宋朝御书《方舆胜览》中这样写道:“夔路奥区,思南要地,划地以守,变戎而华,虽曰黔中之地,实为徼外之州。固远华风,久渐王化,地环千里,籍虎符弹压之威”一统黔南贵州辖域。文史可鉴,思南凭籍乌江得天独厚的优势,早在宋朝开发黔南路战略时,思南就成为贵州一省“籍虎符弹压之威”控制贵州全省的军政要地。以下史料,足以证明宋代建立于思南的贵州防御使,在一统贵州的三百年间(1119—1413)做出了卓越的军政功绩。
会天五年(1127)腊月,消灭北宋的金军分三路大举南侵。一路由粘罕率兵从河阳渡河攻河南;二路由宗辅与其弟金兀术自沧州渡河攻山东;三路由任陕西诸路都统洛索与副统撤离喝自同州渡河攻陕西。金军三路纷纷南下进攻逃窜中的南宋政权,逼得高宗赵构带着残臣从商丘经扬州逃到杭州,又从杭州逃到明州(今宁波),在金军从北向南席卷似的追击下,宋高宗只得逃到海上过着飘流的日子。
《中国通史》说:“建炎四年(1130)正月,金兵追到明州(今宁波)并派海船追击高宗三百余里”之时,宋军内部出现了反叛南宋的势力。据《贵州通志·前事志》卷一368页史云:“是时,山东铃辖孔彦舟叛于潭、衡、岳、鄂、湖”反叛南宋而占据中南鄂湖之地。宋《舆地纪胜》卷第一百七十八、《贵州通志》卷一367页引《本纪》史述:“高宗建炎四年(1130)秋七月,后军将王辟,陷归州(今秭归),调思(南)州田祐恭兵讨剧贼王辟;是年十一月,房州(今湖北房县)贼郭守忠犯归州,田祐恭击却之”。其志368页又述:“建炎四年(1130)十一月,剧贼王辟、郭守忠破归州入巫山,将拔翟塘关径入(四川),调田氏(指贵州防御使田祐恭)兵,田氏宣即就道,事急矣,可日夜兼行,不到一月至巫山,摧贼锋。贼还走保归州,再战,贼大败。收归州乘胜逐至房州、竹山(今湖北西北部)。当是时,峡外大小贼以十数,连百万,荆楚赤地数千里,至是以人为食,莫不妄意蜀郡(四川)富饶,人人垂诞,誓突入翟塘关,快其所欲(入四川),自田祐恭破王辟,郭守忠后,夔路军声(宋军)大振,自是群贼始不敢有意图蜀矣”。
就在贵州防御使田祐恭领旨率部“摧败峡外大小贼,连百万”叛贼之际的西北川陕及中南两湖之地,则是另一番景象。据《中国历史事大年表》、《中国通史》史载:“建炎四年(1130)宋张浚攻金,败于富平”。“九月金将宗弼,娄室率兵击败川陕处置使宋将张浚四十万大军”。《中国历史大事年表》又史载:“建炎四年(1130)十一月,金破泰、通等州,岳飞退保江阴。张浚退军兴州”。
以史可见,历史上在北宋被灭、南宋方兴未艾之初,“岳飞退保江阴、张浚退军兴州”的退败情况下,而贵州防御使田祐恭部却能“摧败后军将王辟,郭守忠剧贼百万妄意图蜀郡”另立山头的反叛之举。这一史实说明了什么?说明历史上,如果没有宋徽宗此前旨令田祐恭以黔南路一统夜郎全幅,始创的贵州防御使军政府的存在。当金军将岳家军把守的湖北路湖北省、湖南路湖南省变成战争的火海之时;在金军击败川陕处置使张浚四十万宋军的非常危急情况下,倘若没有贵州防御使田祐恭麾下的黔军(即调田氏兵)在夔门峡江一带摧毁百万之众的叛贼,“妄意蜀郡的后军将王辟”一旦攻入四川,里应外合纠集“击败宋将张浚四十万大军”的金将宗弼,娄室之部。如此一来,一场不可避免的以满族祖先的女真金完颜部,纠合串入四川的叛部后军将王辟百万之贼,其势必然会产生象潮水般的兵流,将会从南宋朝统下的长江西部四川、贵州等地,由西向东、自上而下,幅圆两厢,以席卷之势裹灭摇摇欲坠中的南宋临安府(杭州)政权。这样一来,以满族祖先女真金完颜部统治中国的历史,将比明朝吴三桂引满人入关建立大清王朝提前五百一十四年(1130—1644)。可见,当年贵州黔军此次摧毁后军将王辟以百万之众图以川蜀反叛南宋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