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山西大同市大庙角关王庙考述.docx

发布:2018-03-02约1.25万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山西大同市大庙角关王庙考述刘兴利山西大同,是中国最早公布的 24 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1]。域内现存众多历史遗迹,坐落在 城区鼓楼东街大庙角的关王庙即是其中之一,现 仅存正殿。从其建筑构造特征分析及相关地方文 献予以佐证,基本可断定为大同现存唯一一处元 代建筑,因而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据记载,清代大同城内有五座关庙,城外有 七座[2],以鼓楼东街的关王庙最大、最古老,故被 称作“大庙”[3]。原建筑群落沿南北中轴线依次为 戏台、山门、钟鼓楼、献殿、厢房、正殿、后殿等。除 正殿外,余皆毁,均为新建之物。石东西 0.50 米,南北 0.58 米。檐柱用材硕大,收分明显。檐柱上置大额枋,二者相交于柱头并出 头。东西柱头正面各贴一泥塑兽头,螺旋发髻。额 枋上施平板枋,斗栱五踩单翘单昂,琴面昂,昂嘴 作马蹄形。正面 8 朵,山面各 5 朵。蚂蚱头耍头。 外拽瓜栱刻作小型云栱,用材单薄。栱垫板等距 刻出镂空人字形。仔角梁套兽。老角梁与仔角梁 后尾搭置四架梁上。沿面阔第二个耍头后尾延伸 相交于四架梁,两山面沿进深向第二个耍头后尾 亦延伸相交于四架梁。檐椽尾部搭在下金檩上, 花架椽搭在罗锅椽上。四架梁上置踩步金以承接 山面檐椽。双架梁上立两根童柱直撑两根脊檩以 形成过陇脊,脊檩间用横木相连。双架梁与四架 梁接点于前台形成双垂柱,柱头刻作束腰莲花, 柱底部绘有莲心。垂柱中做有装修,骑马雀替,横 批板有五幅彩绘,最外侧两幅已无法看清,中央 一幅绘八仙故事,但中间人物似佛教之弥勒佛形 象,僧道在此融合,正是大同当地泛神崇拜的信 仰观的生动反映。中央两侧相对绘两幅“山川海 浪图”。东西南三侧双架梁与四架梁之间亦有三 幅彩绘,可惜已无法看清所绘何物。一、建筑概述(一)戏台[4]该戏台坐南朝北,平面凸形,台口一面观,前 后复合顶制,前台卷棚歇山顶,后台硬山顶。筒瓦 灰脊,垂脊与短戗脊接处置有龙形兽头,四角微 翘。悬匾一块,上书“演真楼”(图一)。石基东西9.70 米,南北 10.40 米,基高 1.30 米。戏台通面阔7.94 米,通进深 10.40 米。前台进深 6.90 米,后台 进深 3.50 米。三层莲花座柱础,高 0.30 米。柱顶图一 关王庙戏台图二 关王庙正殿文物世界 wwsj 2012.1 35学术论 坛前台进深三间,后台进深两间。前台六架梁对后台五架梁。台上木柱三排,前后台共用一排 木柱。前台六架梁二分之一处沿面阔向施一大由 额,由额两端置六架梁中部栌斗内,上方承接四 架梁。四架梁前端与垂柱交,尾部(有护朽痕迹) 伸出至后台,但未延至后墙,可能因木材长度不 够所致。硬山三架梁搭于前台四架梁上形成拼合 料延至前台垂柱。脊部使用人字叉手,叉手上置 水平横木。脊瓜柱有角背。前台原三面围有石栏, 上置石狮,现不存。柱顶石沿面阔、进深向刻有石 槽,额枋及六架梁下等距置有铁钉,疑与石槽置 入物共同构成某种装修,以备演戏之时场上之 需。戏台后墙顶部开圆形窗孔两个,外直径 1.24 米,内径 0.86 米,凸起 0.03 米,莲花瓣纹饰。后台 西侧石基置有“水舌”,正脊下方山墙两侧各有 “凤戏牡丹”高浮砖雕一处,一瓣三花,凤翔其中, 神态逼真,寓意“富贵吉祥”。(二)正殿 关王庙正殿为元代遗存建筑,先后为市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图二)。据记载:“(大庙)在 鼓楼东街,创建无考。元泰定间敕降封号,紫石小 碣今不存。明景泰、隆庆、嘉庆、万历间相继增修, 俱有碑记。国朝康熙三十二年重修。乾隆二年知 府屠嘉正、知县李柏馦增建飨殿。三十八年知府 吴辅宏、知县虔礼宝重修。壁间有明巡抚翟鹏谒 庙诗碣,道光九年重修。”[5]据此,可知此庙最迟 应建于元泰定年间,距今至少已有 682 年,现仅 存正殿。正殿前为献亭,卷棚歇山式建筑,面阔三间, 进深一间,四面敞朗。琉璃剪边。外檐斗栱正面12 朵,山面 8 朵,各出三跳。斗栱华丽繁密,用材 纤细,檐下额枋与柱端施雕花雀替,用材较小,装 饰功用增强,为典型清代形制。献亭石基距正殿 石基纵向 6.70 米。正殿歇山顶,顶覆黄、蓝、绿三色琉璃瓦。面 阔三间,进深三间,明间 5.45 米,次间 5.06 米,明 隔扇门。石基高 0.13 米。外檐斗栱个,前端骑鸡仙人。山墙收分明显。东山墙嵌有大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 年)《重修义男圣贤庙记》 壁碑一通。凡此,综合其建筑构造特征及相关地 方文献佐证,可断定关王庙正殿为元代遗存建筑 物。正殿前原有铁经幢一座,毁于 1959 年[6]。大同关王庙,虽仅存正殿,但仍可看出原建 筑群落规模宏大,布列有序,结构严谨,虽正殿在 明、清两朝屡有修葺,但其结构特征、建筑风格仍 存元代风貌,是大同现存唯一一座元代建筑,因 而有着极其重要的文物价值。现今的大庙角关王 庙以正殿为中心,新建戏台、山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